中国要先履行自身承诺
中国要先履行自身承诺
在巴黎气候谈判进程中,中国政府和当时的奥巴马政府共同引领谈判,贡献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如今,特朗普政府突然放弃美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权,让世界的眼光更加聚焦中国。接下来,中国有可能被全球舆论推到全球气候治理领导国的位置。
对此,张海滨分析,领导意味着责任,全球领导意味着全球责任。“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用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强调贡献与国力相匹配、相适应,回避用‘领导’这个概念,定义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避免战略透支。”
“中国无力独自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但可扮演粘合剂和协调者的角色,”张海滨建议,中国可以积极倡导欧盟和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集体领导,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大与《巴黎协定》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对接程度,进一步推动南南气候合作,将美国特朗普政府消极的气候政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目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尚未达峰,自身面临的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中国只有切实完成自己的国际减排承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发挥真正的全球领导力。”张海滨表示,中国能否拥有一部高质量的《气候变化法》和一个有效运转的全国
碳市场,是中国未来能否实现低碳发展战略目标、展现全球领导力的关键条件。
柴麒敏认为,中美气候变化合作成果来之不易。气候外交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是中美关系中的亮点。特朗普政府虽然实施“去气候化”政策,但在能效、天然气、洁净煤清洁大气和水资源等方面,仍能够与中国实现双赢。他认为,接下来中美两国之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能会更务实。“没有了气候外交的名头,但很多实际工作还是一样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另外,柴麒敏还表示,目前《巴黎协定》特设工作组(APA)及相关细则的谈判,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的框架下进行。这意味着,即使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但只要美国不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仍然可以在气候大会上继续维护“美国优先”的利益。在此情况下,中国作为排放大国的压力依然不容小觑,中美气候关系需要再定位。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