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电力集团正式发布《电碳业务和电碳产业培育与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碳达峰
碳中和的战略部署,以融入和服务自治区
碳排放双控体系建设为目标,制定了电碳核算、电
碳管理、电碳服务、电碳产业4个方面18项重点工作任务,对电碳业务发展和电碳产业培育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助推自治区经济社会全面
绿色低碳转型。
战略转型:
依托电力数据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在全球首个跨境碳定价机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日益凸显。电力系统作为我国能源碳排放的主力军,其低碳转型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更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点。集团公司依托自治区独特能源地位和电力大数据优势,将电力数据流与
碳足迹信息流深度融合,将电力数据这一核心要素,转化为驱动自治区产业绿色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动能。
三步走蓝图:
构建全景电碳生态
《方案》清晰描绘了集团公司电碳业务发展2025-2027年“三步走”战略蓝图,致力于构建覆盖“电碳核算—电碳管理—电碳服务—电碳产业”全链条体系。
筑基塑型(至2025年):初步建立电碳业务工作机制。在重点企业
试点应用自主研发的电
碳计量装置,探索用电企业碳核算与绿色金融服务。启动自治区电
碳计量中心及本土产品碳足迹认证机构筹建工作。构建电碳业务标准体系框架,完成《电碳计量技术规范》自治区地方标准的编制与颁布。同步构建专业双碳人才梯队,夯实能力基础。
体系成型(至2026年):全面建成电碳计量核算
平台,绘制出覆盖蒙西地区的“电碳地图”,权威发布区域电碳排放因子。掌握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获批涉碳业务认证资质,建立自治区首家专业涉碳认证机构。绿色金融业务规模显著扩大,“电—碳—金融”的产业协同结构日趋成熟。
引领示范(至2027年):全面开展碳排放监测、核算、核查全流程业务,建成自治区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数据库。积极推进零碳示范项目建设,深度挖掘碳资产及涉碳数据价值,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服务模式。打造国内领先的双碳综合服务示范标杆,全面助力自治区碳排放双控水平提升。
创新实践:
四维发力驱动绿色变革
集团公司正在开展理论研究、技术仿真、设备研制等工作,已完成2024年全网平均电碳排放因子测算。下一步,将从四个维度系统推进电碳创新实践。
夯实基础:精准计量绘就“电碳图谱”。集团公司将建立强大的电碳核算基础能力,自主研发并部署电碳计量表、碳计量终端等设备,构建覆盖发、输、配、储、用全环节的电碳计量量值传递体系。整合电网拓扑、发电、用电及交易数据,建设电碳计量实时核算平台,为实现精准“测碳”奠定坚实根基。
强化管理:涉碳业务赋能科学决策。构建集团公司本部、所属单位两级电碳业务管理体系,探索开展碳产业的专业化运营与管理。推进零碳示范区建设,形成“政策引导—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良性循环。开发利用碳资产,积极参与自治区碳排放核查与评价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支撑。
深化服务:多场景应用惠企利民。聚焦重点行业产品,建立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体系。加强绿电市场建设,争取国家绿证交易资质,提供市场交易“全流程一站式”服务,促进绿电消纳。创新开发居民碳普惠应用,激发全民降碳热度。绘制自治区碳地图,将为区域降碳提供直观决策支持。
培育产业:绿色动能激活发展新引擎。将电碳业务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构建“电-碳-金融”数据库,开发差异化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开展
碳市场交易分析,为控排企业提供
碳配额交易策略与全国
碳市场交易服务。推广应用碳效评价模型和碳标识,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服务及定制化节能降碳方案。深入挖掘市场潜力,积极培育自治区首家产品碳足迹认证机构等新业态。
当前,集团公司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前瞻性布局,将电碳业务作为落实自治区部署、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抓手。通过强化业务协同、推进技术创新,集团公司上下凝聚共识,全力保障方案落地见效,把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擘画为自治区广袤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坚实的“蒙电力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