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化水平长期低于20%,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中央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使城镇化水平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政策脉络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水岭,也是中国城镇化过程的重要分水岭。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在城镇化方面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内,1979年到1991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促进了乡村城镇化的发展,各地小城镇蓬勃而生。而随着1978年之后各类下放农村的人员开始返回城市,特别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国家实施了全面的改革与开放,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农村人口开始大规模涌入城市,城市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一时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农村改革产生的推力,“先进城后建城”是该时期城镇化的特点。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当时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农业和农村问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同时,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自治区的一些穷困生产队,开始陆续实施“包产到户”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突破,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农村经济体制中的包产到户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产生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城市化是包产到户政策实施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粮食产量的增加,农民进城后的口粮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的人口迁移政策开始出现松动,开始通过发展小城镇来安置农业剩余劳动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1984年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该文件明确指出,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耕地经营,从事林牧渔等生产,并将有较大部分转入小工业和小集镇服务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性进步,可为农业生产向深度广度进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的布局创造条件。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居民应准予落户。
1985年发布了《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允许暂住人口在城镇居留。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就地转移,这一类型农民主要集中在村办企业,且多数人只有职业转换,没有空间转移;第二种途径是进入到集镇工作,主要在乡镇企业工作,且多数人白天在集镇工作,夜晚回村庄居住;第三种途径是进入到城镇工作,包括招工进城、自理口粮进城以及进城从事建筑业和运输等行业。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后期,我国进入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的城镇化时期,这一阶段以发展新城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小城镇。一方面,乡镇企业逐步吸收了较多的非农人数,农民自发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高涨,产生了较多的小城镇。1978年国家建制镇数量为2176个,1983年为2968个,1984年猛增到7184个,1990年为12084个,1995年建制镇数量为17532个。另一方面,国家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以城市改革产生的“拉力”为主要动力,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加快推进改革的浪潮在全国掀起。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国务院在1979年设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基础上,开放广东和福建。决定进一步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等4个边境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地区省会城市,一系列开发开放政策不断涌现,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
纵观这十几年,国家在城镇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政策要点。围绕小城镇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199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1995年出台了《中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在城市管理方面,1978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1984年国务院颁发《城市规划条例》。在基础制度方面,1986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1年,国家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首次要求有计划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国家对城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积极通过政策配套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城镇化发展,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卓有成效。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