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8日,社科院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应对法》(社科院建议稿)在网上征求意见,这是我国专门以“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第一个系统的法律建议文本。内容包括气候变化应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气候变化的减缓措施等。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据悉,社科院版意见稿包含115个条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突出制度框架设计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大多属于专项法,比如征收碳税,覆盖面相对较窄,而我国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应该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要通过这部法律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同时确定社会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权责关系。简单来说,要突出应对气候变化制度设计和安排。”马爱民透露,在突出制度性的同时,也会兼顾法律的前瞻性、宣示性以及可操作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曹明德表示,在法律层级上,《气候变化应对法》既是国内法,也将与国际相关法规相衔接。推动气候变化立法也有利于为本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掌握主动创造条件。
不少专家表示,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之后,更为关键的是实施。为此,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配套实施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