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曾就研究制订《应对气候变化法》草案召开研讨会,环保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的相关人士以及相关学者参会。在近日在京举行的“气候立法的公众参与”研讨会上获悉,目前,该项法律草案的制订仍在紧锣密鼓进行。这将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的正式法律,旨在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需要专门法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我国既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同时也是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综合处处长马爱民在会上如是说。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为此,我国政府也制订了一系列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如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并种植4000万公顷森林来吸收CO2。在去年末公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也提到,2030年左右我国碳排放有望达到峰值,并于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
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曾多次表示,这些目标的实现有相当大的困难,必须要有法律保障。
“这些指标明确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同时也要求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应对气候变化法的出台就显得十分必要。”创绿中心气候项目官员郭虹宇表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曹明德表示,气候立法的必要性除了国际气候谈判的压力外,减排也是中国的内在需求。“一来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公众健康为代价换来的;二来中国人口基数巨大,资源能源的压力很大,以前的粗放发展方式无法再继续。”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我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和政策并非空白。如2007年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14年出台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此外,国内现行的法律中大约有30部与气候变化相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然而,现有法律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马爱民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温室气体并非大气污染物,所以环境污染的法律不适用于温室气体排放。因此需要一部更加专业的法律作为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依据。”曹明德表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