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薄弱环节
我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基础能力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体制机制有待完善。适应气候变化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不健全,各类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等对气候变化因素普遍考虑不足。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等监测预警能力尚待提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供电、供水、排水防涝、通信、重要桥梁和隧道等城市生命线系统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保障能力不足。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中小型病险水库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沿海部分地区缺水仍比较严重。三是气候敏感脆弱领域适应能力有待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程度不够,种植结构和品种布局不尽合理,农情监测诊断能力不足。森林树种林分结构不合理,防火防灾能力还不足。卫生防疫及应急体系还有待完善,人体健康保障有待加强。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主要易涝区排涝能力不足。水土流失治理压力仍然较大。海洋环境观测和监测站点布局不够,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和应急指挥能力仍然不足。对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风险仍缺乏有效应对措施。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一)总体要求。围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把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工作,坚持重在预防、积极应对、广泛参与的原则,统筹并强化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区域和人群的适应行动,加快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维护公共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和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适应能力显著增强,主要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区域和人群的脆弱性明显降低。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广泛普及,社会公众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明显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适应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初步建立并倡导示范和推广;重点任务全面落实,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日趋完善,水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林业、海洋渔业等产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水土流失治理不断取得新进展,海岸带及相关海域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和修复,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适应区域格局基本形成,与主体功能定位相适应,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率先建立,人民生产生活安全、农产品供给安全和生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三、重点任务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一)基础设施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1、加强风险管理。加快建立以“数字福建”平台为依托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与信息共享机制,制定实施灾害风险管理措施和应对方案,开展应对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项目申请报告或规划内的“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等篇章中,考虑将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单独进行分析。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对城市生命线系统及重大工程的影响评估。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