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底华沙气候大会最后的“对峙”中的“首次发明”,到成为今年谈判中代表口中新的高频缩略语——INDC(国家自定贡献预案)当之无愧是此次会议(以及未来谈判)的最高频词汇。未来几个月的谈判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包括INDC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准备INDC(技术层面和国内流程等),何时以及如何提交和提出INDC(国际层面),不同的国家贡献所需要的信息,如何进行评估(assessment)和核算(measuring/MRV)等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INDC的内涵首当其冲成为争论焦点,发达国家把重点放在减缓,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同时纳入适应、资金、技术等。于此类似,针对新协议要涵盖哪些要素,发达国家也是重点推减缓议题,而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同时注重适应、资金、技术等,要全面和平衡。对INDC的明晰,直接关系到新的气候协议的核心,以及各个国家可能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因此,也是各国交锋的重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INDC的提交时间和评估流程是争论的又一焦点。美国、小岛国、墨西哥等认为,根据华沙决议,INDC应于2015年三月提出;而欧盟、ALAC、小岛国等认为,国家目标是否足够雄心、足够公平,能否达到2度目标,需要一个评估流程——即使在UNFCCC下实现不了,非政府组织和各国智库也都在准备各自的评估。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从大会和几个跟INDC有关的边会来看,未来的走向很可能是双轨并进- 长期和短期目标。作为短期目标,国家需要提出2025或2030年的INDC, 尤其是减排目标;而长期目标则是新一轮对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NET ZERO”) /100%可再生能源/去碳化的讨论(尽管与之前LCA的谈判不同,ADP尚无单独针对长期目标的谈判组)。各种力量,包括国家、智库、UN系统、国际组织、NGO等,都开始从不同侧面开展和加强对这两个目标的推进。以NET ZERO为例,有研究罗列了不同国家对其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如图2),包括支持零碳、长期目标、有雄心的可再生能源转型目标等。而其中中印则属于仅支持2度目标,但并没有具体的长期/零碳/可再生能源占比大于50%的发展目标。未来谈判需要有针对这两个方向的策略和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图2: 长期去碳化国家列表(来源:Farhana Yamin)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