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先行,助力钢铁行业绿色发展
据李新创介绍,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领域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足10项,在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核查、减碳技术、碳排放和管理等重要方向,对应标准尚有缺失,碳排放相关标准不能完全支撑钢铁行业满足上述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要求。对此,德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技术总监岳勇也指出,目前国内钢铁企业虽有现行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钢铁行业纳入全国
碳市场在即,要达成已确定的碳达峰目标,仍需更加系统化、全局化的碳排放核算机制。”
实际上,早在去年10月,国务院就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将进一步加强标准工作。《指导意见》也提出,将“制定发布一批基础通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培育发展一批先进适用的高水平团体标准”“优化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等,同时提出支持构建钢铁生产全过程碳排放数据管理体系,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在业内看来,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频繁出台,表明钢铁行业降碳将迎来更多“工作准则”。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唐进认为,国际上对于我国钢铁行业产品的
碳足迹通常都是找第三方进行评价,因为目前国内尚无针对钢铁相关产品的
碳足迹标准,第三方机构也往往采用国际标准进行核算。
那么,面对庞大的钢铁行业排放总量和繁杂的细分领域,钢铁行业的相关标准该如何制定?
李新创认为,标准建设是系统工程,首先应构建钢铁行业碳排放标准体系,从顶层全面把握碳排放标准工作,明确现有标准以及行业急需的标准,形成标准清单。“之后,应按标准体系架构有序开展标准制定工作,优先开展核算核查、监测、成熟技术类标准的制定,后续逐步完善评价、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待标准发布实施后,还应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工作,让企业深入了解标准内容,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