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清洁技术,实施绿色制造
凡是能够减少污染、降低对自然资源损耗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都可称之为清洁技术。这种技术能使企业在更低的成本下取得更好的效益,可以极大地帮助企业减少或消除对生态的负面影响,提高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社会责任感。
面对资源短缺困境,我们必须借清洁技术之力开源节流,实施绿色制造,从而在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通过采取新技术应用、
新能源开发、废物再利用、资源再造等措施,实现开源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采取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利用资源等手段,实现节流目标。制造业是资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它通过输入原材料,使用人力、设备、场地等环节,最终输出产品,生产环节复杂,只有采用清洁技术将这些要素进行合理优化,才能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目前,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核心是信息化。据易碳家了解到,制造业信息化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传统工业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现代化管理,提高生产及管理效率;二是将信息化技术融入传统的制造业产品中,改变产品形态。目前,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刚走完第一步,下一步将结合尖端的信息技术,把软件、专利、工艺及设计融入数字化设备中,增加设备附加值。我国制造业要实现做强的梦想,必须从节省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入手,让清洁技术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来源。
逐步完善
碳交易市场体系,为制造业减排提供激励机制
从本质上来说,碳交易是
碳排放权的交易,排放权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限量使用权,属于稀缺资源。这种权利的界定,首先需要政府确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以某种可接受的方式对排放权进行初始分配,界定其产权。这样相关企业才能在碳交易市场上对分配得到的二氧化
碳排放权进行自由交易,通过市场竞争确定排放权
价格,进而实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履行强制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减排,促进了世界局部碳交易市场发展,也带动了发展中国家探索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减排的行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国家碳排放交易
试点工作启动会上,将
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深圳7省市确定为首批碳排放交易
试点,提出2013年全面启动以上区域的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