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稳定,保障民生。遵循电力工业的技术经济规律,保障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动态平衡,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提高电力安全可靠水平。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确保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价格相对平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坚持市场化改革,促进发展。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开展有效竞争,培育独立的市场主体,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开放共享的电力市场格局,形成适应市场要求的电力价格机制,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从山西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电力输出大省、京津冀一体化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先行先试机制,积极作为,有序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妥善处理好改革对相关各方的影响,按照竞争性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规律,顶层设计、稳妥推进、试点先行。
——坚持绿色低碳,结构优化。从实施能源安全战略出发,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能效管理,完善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制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强化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融合“互联网+”创新理念,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推进智能化升级。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促进能源结构优化。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坚持公平公正,科学监管。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构建共赢的格局。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重点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监管措施和手段,改进监管方法,提高对技术、安全、交易、运行等科学监管水平。
(三)主要目标
第一阶段(2015年—2017年):电力行业市场化体系初步构建。完成电力市场框架方案设计;完成输配电价核定,基本实现公益性以外的发售电价由市场形成;完成相对独立交易机构的组建和交易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明确市场准入标准和交易规则,启动电力市场模拟运行和试运行;完善电力直接交易机制;开展售电业务放开试点;实施煤电铝、煤电化等循环产业链试点;初步实现外送电的规模化直接交易。到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量达到全社会用电量30%。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第二阶段(经过3年或更长时间):电力市场化体系全面建成。电力市场化定价机制基本完善;形成健全的电力市场监管规则体系;工商业领域电力直接交易全面放开;形成发电侧、售电侧主体多元、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跨省跨区市场化电力直接交易份额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运转高效、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现代电力市场,并逐步融入全国电力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全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山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三、第一阶段重点任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根据近三年改革目标,确定重点推进以下八大任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一)推进输配电价改革
1.开展输配电价摸底测算。全面调查电网输配电资产、成本和企业经营情况,结合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能源基地建设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电网建设的需求,深入分析输配电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摸清现有各类用户电价间、各电压等级间的电价交叉补贴现状,研究探索电价交叉补贴额度平衡补偿机制;调查各电压等级电量传导比例、电能损耗水平等。按照国家有关输配电价改革和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有关规定,根据电网企业提供的基础资料,开展输配电价成本调查及各电压等级输配电价水平测算,尽快上报国家发改委。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