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推动促进先进装备与产品市场消费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更大力度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推动企业实施锅炉(窑炉)和换热设备等重点用能装备节能改造,全面推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等节能重点工程。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积极采用先进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加快脱硫脱硝除尘改造,重点流域、清水廊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等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填埋和焚烧处置设施规范化建设,以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为重点,开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扶持使用量大、应用面广、产品质量好、污染减排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力大的产品,促进和引导先进节能环保产品消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四、保障措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同等条件下,利用省级节能减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本方案内的方向性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支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建立以投资引导基金为主要形式的投入机制。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二)强化政策引导。结合我省节能环保产业工作重点,定期发布鼓励发展的装备(产品)目录,鼓励先进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发展。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的支持;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风险投资基金、民间投资和外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示范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完善和落实相关金融政策,建立促进重大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的绿色融资机制。
(三)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推广超高能效产品,通过评选、宣传能效“领跑者”促进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应用;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设备租赁等方式,促进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强节能产品认证,扩大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及时发布能效标识产品目录。推进环保设施建设运营专业化和社会化,鼓励发展具有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和维护管理一条龙服务的总承包企业。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和运营。充分发挥和调动第三方专业环境服务公司对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的优势,以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和重点行业为突破,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