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依旧将是“水中望月”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碳交易网2013-01-23 10:15
不过,现实中经常存在“顶层设计”的滥用现象。尤其在能源体制改革进程中,亟待加以明确两个问题:一是究竟何为“顶层”?或者说,“顶层设计”的主体是谁?基于应当与世界大国地位相协调,所以,主导中国能源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主体应当为党中央国务院。倘若这一论点成立,那么,以国家能源局这一副部级单位为主体的“顶层设计”必然拘泥于相同或更高行政级别的各大利益相关者的阻挠,而难以实现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的有效推出。二是“顶层设计”的绩效如何评估?客观地讲,改革总体方案和路线图的“顶层设计”本身并不复杂,问题的关键是其绩效究竟如何。对此,固然可以依赖于较长时期的实践检验,但那只能是一种事后评估。主观性和前瞻性构成了改革方案和路线的根本性特征,特别是战略思维和价值观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前提性作用。当前及未来长期内的国际形势决定了在能源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应当全面贯彻强国战略思维。
但是,多重因素决定了一定时期内能源供求形势尚不至于滑入难以挣扎的泥潭,尤其尽管产业利润率出现下降态势,但仍然相对较高,因而,“强国”理念和“强势”推进依旧遥远。
强国、强势的“顶层设计”是能源细分领域体制改革推向深入的基础。笔者并不否认在一定范围、程度内能源体制趋向市场化方向进行自我修正性改革的可能性,但那只能是对现实中极度突出矛盾的缝缝补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推进同样是“雾里看花”。
一个缺乏强国战略思维和强势推进力量的能源体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注定是失败的;缺乏强国战略思维和强势推进力量的能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改革,注定也是失败的。彻底超越利益集团的影响,适应国际形势变化所提出的强国战略要求,以及能够为已经进入中后期的重化工业化与扑面而来的城镇化两大经济社会发展力量之间的有机协调和转换而提供重要能源保障,构成了能源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成功和系统性完善的根本性决定要素。相信每位国人都希望如此,但新的一年内可能会“水中望月”。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