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Ds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有助促进碳足迹公平性

文章来源:未知碳交易网2020-04-01 19:30

减缓气候变化、消除贫困和降低不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受到了各国政府和世界组织的广泛关注。在联合国提出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实现无贫穷、减少不平等和减缓气候变化。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CEADs团队在《自然·可持续发展》发表最新成果,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对上述目标的作用,发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而且促进了家庭碳足迹的公平性。由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教授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Nicolas Stern勋爵指导,CEADs团队伦敦大学学院米志付博士、孟靖博士领衔,东安格利亚大学区家敏博士等多位作者合作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指个人、家庭、组织、活动或产品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总排放,被用于衡量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由于收入水平、地域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不同家庭的碳足迹存在很大差异。该研究核算了中国30个省份不同收入组家庭的碳足迹,探讨了减缓气候变化、消除贫困和降低不公平性目标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减缓气候变化与降低不公平性协同治理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研究发现,中国不同收入家庭的碳足迹差异较大,富裕地区的人均碳足迹较高。2012年,收入最高的5%人口贡献了全国17%的家庭碳足迹,而收入较低的50%人口仅贡献了25%。从城乡视角看,2012年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53%,贡献了全国74%的家庭碳足迹。城乡差异巨大,城镇人均家庭碳足迹为2.8吨,是农村人均碳足迹的2.5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图1. 各省份人均碳足迹:a-2007年,b- 2012年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图2. 2012年各省份12个收入群体的人均碳足迹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研究也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家庭碳足迹的公平性。从纵向时间跨度看,中国碳足迹基尼系数(该系数越小意味着越平等)从2007年的0.44下降到2012年的0.37。从横向空间视角看,富裕地区的家庭碳足迹公平性相对较高。例如,2012年,天津、北京、上海和江苏的人均GDP均超6.8万,其碳足迹基尼系数也相对较低,分别为0.19、0.16、0.14和0.18。相反地,欠发达地区的碳足迹基尼系数相对较高。例如,贵州的碳足迹基尼系数为0.38。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图3. 各省份不同收入群体的基尼系数和人均碳足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a-2012年,b-2007年。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图4. 分城乡的中国碳排放基尼系数和收入基尼系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原文链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Mi, Z., Zheng, J., Meng, J. et 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verging household carbon footprints in China. Nat Sustain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0-0504-y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