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统一的碳市场 构建零碳金融框架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李德尚玉2022-04-20 08:31

建立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

 
作为央行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之一,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绿色项目的认定口径则是绿色金融标准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2021年4月,中国央行、国家发改委、证监会联合印发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将支持项目的范围进行统一,并逐步实现国内与国际通行标准和规范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绿色债券的进一步发展。
 
同年,中国人民银行还发布了首批绿色金融标准,包括《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及《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两项行业标准,拉开了中国绿色金融标准编制的序幕,也填补了相关领域绿色金融行业标准的空白。
 
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在现有的绿色或可持续金融体系下,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界定标准、披露要求等还不够明确。
 
“金融机构对于经济活动中的‘转型’活动,以及高碳或‘棕色’活动还存在无法明确识别的情况。”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由于上述原因,一些金融机构“不敢”为转型活动提供金融服务。
 
马骏建议,监管部门应该牵头制定转型金融框架,在转型标准、披露要求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给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引。他还提出转型金融体系应具备的五大要素:界定转型活动;明确如何披露转型活动;明确转型金融支持工具;激励机制和保证公正转型。
 
此外,我国绿色金融投融资结构还有待完善。近日,来自中国建投的《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指出,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绿色信贷占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总规模的90%,绿色金融发展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来有必要建立更加多元的绿色金融体系。
 
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8~2020年中国新增绿色融资中,绿色信贷占比为90%,绿色债券和绿色股权融资的占比分别为7%和3%。无论在绿色金融项目和标准还是产品和服务,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绿色融资租赁还相对较少。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主任张志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与成熟市场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债券在绿色融资中的比例偏低,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张志前进一步表示,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而这单靠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自发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金融行业监管部门主动发挥宏观调控和指导的职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