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与建议

文章来源:IIGF 刘苏阳 云祉婷2020-01-07 08:51

刚刚到来的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计划收官、“十四五”计划出台的起承转合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如何在打好三大攻坚战的同时,提升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如期实现下一个一百年目标做好准备,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发展绿色金融列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天然具备逆周期调节属性的金融工具,绿色金融应当为实现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提供优质解决方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绿色金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考
 
中国是全球首个拥有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早在2006年,在中央政府层面就已开始出台绿色金融相关政策。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成了中国发展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历经三年多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绿色金融已取得了诸多成就。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绿色金融已成为推动污染治理端口前移的重要抓手。中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与其日益重视高速发展过程中不断严峻而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密不可分。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决策的重中之重。在污染防治的过程中,传统的末端治理手段不足以完全消减环境污染,而绿色金融通过将环境因素的“外部性”“内部化”至经济活动中,有效限制了污染行为上游的金融活动,促使治理端口前移,激发了环境效益的实现。
 
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面临规模巨大的环境治理和改善资金需求,政府财政资金的单一支持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绿色金融的发展充分动员和激励了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促进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技术进步,真正了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此外,绿色金融对于支持区域绿色转型及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执行效果来看,各试验区相继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省级绿色金融体系,加强了自身相关能力建设,创新性的发行了多种绿色金融产品,并积极构建了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从多个维度推进了绿色金融的区域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绿色金融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贡献与地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的议程中,中国扮演的角色日益持重。中国积极履行《巴黎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议程,同时充分体现大国责任与大国担当,通过发行境外绿色债券等方式募集资金数十亿美元,用于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于在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巨大、政策体系成熟、贡献广泛等多方面的先行优势,向全世界讲好了“中国故事”,贡献了“中国智慧”,也为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契机。
 
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如何发挥逆周期调节优势,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支持我国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成为绿色金融继续向前推进的重要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绿色金融应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逆周期调节的作用。对于我国的长期发展而言,人口由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的转型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期基础,产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和逆周期安排应当成为对冲下行压力、抵御货币政策失效的最有力变量。绿色金融应通过对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现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的定向支持,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增长驱动力。通过对资源配置的调整和引导,绿色金融应进一步引导产业投资由黑色产业向绿色产业演进,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过渡,引导科技水平由低技术到高技术升级,最终提升社会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绿色金融应进一步提升防控金融风险作用。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以信贷调控为主,利率市场化调控手段仍处在逐步完善的阶段。信贷调节历经多年实践,在保证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资本流向偏重低生产率部门等结构性问题。绿色金融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节资本向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生产率部门流动,成为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此外,由于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导致的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整个金融体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绿色金融应进一步发挥天然的逆周期调节属性,针对缓解环境资源压力、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前瞻性安排,继而为防范环境风险、保持金融系统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绿色金融应进一步发挥环境治理的协同效应。事实上,我国21家主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存量已突破10万亿,境内贴标绿债发行量累计近8000亿元,募集资金投向了节能、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多样性保护等多个领域,绿色资产规模稳居世界前列。绿色金融发展应进一步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推动“自下而上”的市场实践与创新探索,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现代化国家治理效能之间实现更好协同。同时,绿色金融应进一步挖掘生态固有价值,实现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增值,引导社会资本及金融主体更好构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通桥梁。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