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绿色产业融资成本 打造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2016-09-28 00:19

“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近年来不容乐观的环境形势告诉我们,将口号真正变为行动有多不易。如何将可持续发展扎实体现在行动上?从金融的角度入手可谓提纲挈领。
 
绿色金融将在塑造未来的历史格局和发展方向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的视角具有启发性。在他看来,金融具有通过市场化的定价来配置资源的功能。有了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就能让金融资源流向支持可持续发展的部门和领域去。
  
9月26日,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建院仪式暨绿色金融发展高层论坛上,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把有效率的项目和回报率比较低的绿色项目来进行捆绑,或者政府对贷款贴息,用比较少的钱可以撬动比较大的资金。
  
马骏还表示,空气净化器一度在市场上热销,这就是一个让大家认识到成本的方式。以前觉得空气不值钱,而现在发现空气也有价格,有价格就有可能内生化。
  
内生化的最终体现是成本变化
  
绿色发展是否适合市场机制,这是舆论一大焦点。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主任焦小平直言,政府更多的是在规则制定和监管上发挥作用,市场的事要让市场做。
  
实际上,8月31日,央行等七部委已经联合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认为,绿色金融不仅需要自上而下推进,也需要自下而上行动。所以G20杭州峰会之后,我国在有了政策框架的基础上,更多地要讨论怎样实现绿色金融。
  
对于绿色金融如何落地,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认为,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如何降低绿色产业的融资成本,使绿色产业得到更加低廉的资本支持。
 
马骏表示,绿色产业发展的外部性有两种,一种是绿色的正外部性,另一种是污染的负外部性。对于正外部性,需要通过措施激励,比如降低融资成本;对于负外部性,通过相应措施提高融资其成本,抑制其投资。而这些力量不是都来自政府,也有很多来自社会。
  
叶燕斐则进一步指出,绿色金融要发挥作用,很重要的是需要市场价格来引导。。
  
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李俊峰指出,对于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国在理念上很先进,但在实际发展方面和国际社会相比较,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甚至是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较还是远远落后的。
  
在发展绿色金融的具体措施上,马骏给出了多项建议。
  
“习主席讲‘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什么意思呢?青山绿水是有价值的,关键是如何量化。”马骏表示,若能够把量化的方法讲得很清楚,进而每个地方政府都能够编一个“自然资源的资产负债表”,这对于改变以GDP为导向作为工作重点的思路是非常有帮助的。
  
如何使外部性内生化?马骏献出了多枚锦囊。他称,我国的绿色投资大概只有15%的规模被财政覆盖,还有85%需要民间资金。政府用比较少的钱可以撬动比较大的资金。“如果你贴3%的利息,就能够撬动整个本金,撬动民间资本的杠杆率就是33倍。”
  
他提供的另一个方法是专业化的“绿色担保”。这类机制在国外已经实施,美国能源部2006年就启动了一个对可再生能源的计划。当时美国政府测算,以为对可再生能源的项目有10%的违约率,所以民间资本和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政府表示愿意提供担保,他们按照10%的违约率,提供了一部分的财政预算,准备承担损失,结果发现这些项目的违约率只有2%,所以政府用了很少的钱,撬动了300亿的可再生能源的贷款,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前述《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再贷款。对此,马骏解释说,央行可以提供便宜的资金给商业银行,用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包括去做绿色金融的贷款,甚至可以考虑买其他的绿色资产,这些都是用来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的和金融相关的手段,降低成本之后就可以提高回报率,从而克服外部性的问题。
  
此外,还有一类克服手段,就是把有利的项目和回报率比较低的绿色项目来进行捆绑在保险参与绿色项目的方式上,中国保险学会副秘书长蔡宇提供了经验参考。他称,浙江龙游是位于钱塘江源头的一个生猪养殖大县,2013年媒体报道黄浦江猪漂流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后来“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模式将生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捆绑”起来。养殖户不再花一分钱便可处理掉病死猪,同时凭单据从保险公司领取理赔款。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