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有望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碳交易网2019-04-19 12:54

环境污染背后往往是因为投资结构出了问题,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是必然的选择,绿色金融可能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如何让绿色金融在防治污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保证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如何主动激励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新金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会长马骏为您解读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马骏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会长、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
 
以下为对话实录:
 
记者:目前我们国家在绿色信贷、绿色项目方面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马骏:从绿色金融产品来讲呢,最大一块就是绿色信贷,现在绿色信贷占到全国的信贷余额的将近10%左右,这个比重也是稳步在上升。
 
记者: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吗?
 
马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个人觉得绿色产业应该覆盖着整个经济的比重、覆盖投资的比重应该上升到20%左右。
 
还有一块是绿色债券,这是咱们2016年启动的一个新的市场,它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期限错配的问题。因为很多绿色项目是中长期的,像污水处理的设施、地铁、轻轨、新能源,它的还款周期可能都是要十年十五年以上,如果光靠银行贷款不行,银行贷款往往都是短期的,一两年,两三年的,就会出现期限错配。也就是说要再融资很多次,才能做完这个项目,那么再融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风险,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比较长期的资本市场来为绿色项目进行融资。那么就推了一个绿色债券市场,在绿债市场你可以去借三年的、五年的、七年的、十年的钱,来尽可能地跟你项目的周期进行匹配。
 
那么,2016年启动了以后,中国当年就成为了全球的最大的绿债市场,当年占到了全球的绿债发行量40%。国际上也很羡慕,说你们动作这么快,力度这么大,很多国家都来学习中国绿债市场发展的经验。2017年咱们在全球占比有所下降,但是我们还是在全球第二位这么一个领先的位置上,未来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记者:2020年我们所有的上市公司都会被强制要求披露它的环境信息,这个在操作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吗,能实现吗?
 
马骏:当然是考虑到了这些难度,我们当时在2016年的指导意见当中,就已经写上了“要逐步建立环境信息”、“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这样的语句。那么“逐步”的意思就是说给你几年的时间过渡。2017年证监会就发了一个“三步走”的文件,第一步要求重点的排放的企业必须是2017年就要实行强制披露;然后2018年要实行半强制的,所谓半强制就是作为上市公司可以披露,也可以选择不披露,但是如果不披露的话,就必须要解释为什么不披露;第三步到了2020年进入到全面的强制性的披露阶段。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些能力监测,组织了一批上市公司做试点
 
记者:我们有一种感觉,大企业可能在环保和可持续方面更重视一些,因为毕竟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使用,还包括社会责任的压力和约束,都会对它有一定的作用。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不是绿色金融和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会有一定的距离?怎么能促进他们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一起良性发展?
 
马骏:你讲得很对。目前为止,咱们绿色金融还主要在大的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合作,中小企业参与还相对比较有限。我们下一步要研究怎么界定小微企业是不是绿色,但是有些难度,也有些探索,比如说阿里巴巴有很多小微企业的信息。
 
记者:大数据?
 
马骏:是的。企业的绿色化程度是有可能通过大数据来进行识别的。我的初步判断,就是通过大数据把这个企业界定为绿色的,那么未来给他流动资金也可以考虑就界定为绿色。当然这个企业是不是绿色呢,到底什么标准呢?我们要商量了,是不是说他6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于销售绿色产品,我们就给他界定为绿色企业?这个是可以讨论的,只不过一种思路而已。
 
 还有就是农业这块是比较难界定的,很多小微企业、农户在贷款当中希望获得资金,怎么办呢?我们原则上有一个叫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概念,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很困难。你比如说什么叫生态农业产品,可以从两种办法、两种角度去界定,一个是检验这个产品是不是达到残留物的标准,第二个是从它的生产过程当中来界定,看有没有超标的使用了化肥、农药等等这样一些东西,那么是用一个标准还是两个标准,还是什么情况下用一个标准,什么情况下用另外一个标准,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还需要不断地实验和开发。
 
 有了这些比较好的标准和界定的方法和手段以后,就有助于金融的机构包括银行和其他的投资者能够向绿色的农业企业,包括向农户提供绿色的金融服务。
 
来源: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