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的变与不变
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是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比较分析发电、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指南,可以发现,已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行业和扩围纳入的水泥、钢铁、铝冶炼三个行业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有诸多共性要求。比如,采用“核算报告指南+核查技术指南”的技术规范体系,“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确定—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编制与实施—排放核算要求及排放量计算—生产数据核算—定期报告和信息公开”的流程框架等。
但是,水泥、钢铁、铝冶炼行业均属制造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要求与属于公用事业的发电行业有所不同。比如,在核算边界方面,发电行业以设施层级为主,而扩围行业包括工序和企业两个层级。在排放源方面,发电行业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而另外三个扩围行业仅以辅助参数报告项的形式要求报告净购入使用电力和热力,且不计算其产生的间接排放;因其生产工艺特殊,发电行业仅纳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而扩围行业除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之外,还纳入生产过程排放。在信息公开方面,扩围行业增加了公开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维护校准服务的技术服务机构信息的要求。
在关键参数实测方面,不同于发电行业直接开展元素碳含量实测,扩围行业均由单位热值含碳量与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算得出,其中单位热值含碳量采用指南确定的缺省值。此外,水泥和钢铁行业对低位发热量的检测要求较发电行业的企业自行检测更高,需由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或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具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实验室进行采样、制样和检测。
三个扩围行业之间,因生产工艺、排放特征等的差异,数据质量管理要求也存在不同。比如,在数据获取上,水泥、钢铁行业对固体化石燃料消耗量数据优先采用购销存台账中的数据,即采用“进厂量+期初库存-期末库存-外销量”核算,而铝冶炼行业对固体化石燃料消耗量数据优先采用生产系统记录的计量数据;在覆盖温室气体上,水泥、钢铁行业仅涉及二氧化碳排放,铝冶炼行业还涉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在工序层级排放源上,水泥、钢铁行业均涉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铝冶炼行业仅涉及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在监测方式上,水泥、钢铁行业均鼓励企业开展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在核查内容上,水泥、铝冶炼行业核查技术指南仅要求对工序层级进行核查,而钢铁行业要求核查工序和企业层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