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再提高减排目标,碳价也涨不动了

文章来源:建投碳学团队江露2022-09-21 09:05

政策负反馈或动摇欧盟ETS政策

 
政策反馈是决定政策变化和粘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若积极反馈盛行,政策粘性可能增加,即政策将保持不变或得以加强。若负面反馈占上风,政治反弹则会加剧政策取消的风险,例如放宽上限:一个突出例子是德国国家碳价,原计划2021年至2023年每年上浮5欧元,在能源价格飙升后,德国于9月宣布冻结国家碳价[1]。对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反馈来自配额价格及其路径。
 
碳价上涨过快引发政策负反馈,催生出“上限软化”风险。碳市场是在碳排放总量给定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自发交易碳排放权,从而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的市场。支持碳市场的一个关键考虑是其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的理想效果:设定上限确保排放量永远不会超过一定水平。但是,经济研究表明,如果价格上涨过快,决策者可能会取消上限;换句话说,碳配额价格超出一定水平,可能在政治上不可接受,这或将导致“上限软化”(政策被削弱/取消)的风险。自2020年起,欧盟碳价快速拉涨,俄乌冲突爆发前,最高期货结算价96.55欧元/吨,为2020年初价格的4倍,期间不断有官员呼吁对碳市场进行干预。
 
[1] 详见建投碳学团队于2022年9月6日发布的专题报告《德国的妥协:减碳战略让位于消费者保护》
 
 
俄乌冲突强化了政策负反馈效应。长久以来,欧盟的战略优先度排序为减碳>消费者保护>能源安全,分别对应能源的三重困境:可持续性、可负担性和安全性。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面临极其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经济滞涨压力,民众和企业苦不堪言。我们认为,短期内“消费者保护”已成为最紧迫的任务,长远来看“能源安全”则跃居首位,为了确保能源安全,欧盟必须加速投资可再生能源,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部署又可以促进欧盟的能源安全。因此,欧盟的能源转型并未被搁置,REPowerEU提案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资金困局和通胀飙升迫使改革的镰刀逼近碳市场。
 
“上限软化”的潜在表现:从储备中释放配额或设置价格上限。从欧盟官方表态来看,“2030年欧盟境内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5%”的目标并没有动摇,甚至有媒体报道,欧盟计划在COP27提高其减排目标。这意味着,2030年的总量上限被直接“软化”的概率较低,但是从储备中释放配额或设置价格上限等阶段性调控手段,仍有概率发生,以缓解当前的资金困局和通胀飙升问题。
 
MSR:规则内难以平抑碳价,规则外“抛储”破坏市场。市场稳定储备(MSR)于2019年实施[2],旨在消除“过剩的配额”,确保碳价保持合理水平,提高系统对重大冲击的弹性。MSR根据流通配额总量(TNAC)的预定义阈值调整拍卖量:当TNAC高于8.33亿吨时,24%的盈余将从当年的拍卖额度中扣除,并收储于MSR;低于4亿吨时,从MSR中提取1亿吨以上配额用于增加次年拍卖量。
 
(1)规则内运作:来不及抑制价格。截至目前,该机制只导致了储备增加,增加配额稀缺性以防止价格暴跌。2022年5月发布的2021年TNAC为14.5亿,几乎是阈值上限的两倍,2022年TNAC必须同比下降70%以上才能触发配额储备的释放。因此,MSR现有框架很可能在未来三年内都无法抑制价格,反而会增加其稀缺性。
 
(2)规则外“抛储”:破坏政策可预测性。俄乌冲突发生后,欧盟委员会制定了一项详细的REPowerEU战略,其中提及从MSR释放拍卖配额以筹集200亿欧元,并强调以不扰乱市场的方式释放这部分配额。若按照70欧元/吨的价格计算,那么大约2.86亿吨的配额将从MSR中流入市场,考虑到市场上普遍的“买入并持有”策略[2],可供交易的实际配额总量远低于14.5亿,如果近3亿吨配额集中释放,将给碳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即便平抑了碳价,也将破坏政策的可预测性。
 
碳配额价格上限呼之欲出。美国的两个碳交易系统[3]均设置了价格区间,即为碳配额价格设定了下限和上限。英国ETS也引入了碳价格下限,并在价格持续高企期间进行干预。价格下限向参与者发出了一个清晰且可预测的价格信号,表明其二氧化碳减排策略的最低回报,并且可以足够低的减排成本将碳排放量降低到上限水平以下。价格上限为经济提供了合规成本的明确上限。相对于释放配额,设置价格上限能够给市场参与者更为明确的信号,但限制碳价将会削弱气候雄心,因为当价格达到上限时,排放上限实际上会放宽。
 
相较于“设置价格上限”,“从储备中释放配额”落地的概率更大。9月7日,欧盟碳市场的创始人之一表示,欧盟应该通过提前释放碳配额拍卖来避免碳价的进一步上涨,而不是在能源市场空前动荡的时候限制价格。9月4日,一份欧盟能源理事会草稿文件也写到,“评估如何利用欧盟ETS解决当前高电价问题,并确保理事会在RRF计划中的REPowerEU章节达成协议方面取得迅速进展,包括使用市场稳定储备配额的可能性。”
 
由于两种措施旨在短暂缓解碳价,整体减排目标尚未改变,甚至有强化趋势,供应端对碳价短期内呈向下驱动,长期仍维持向上驱动。
 
[2] 详见建投碳学团队于2022年4月18日发布的专题报告《欧盟EUA的生命周期与供需总量》
 
[3] 东北部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和加利福尼亚系统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