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交易机制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碳排放交易产品是虚拟性质,不涉及实物,所以碳排放交易机制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佳乔对中国财富网表示,目前试点地区的碳交易体现出来的问题包括:控排企业的积极性不足、市场信息公开不足、配额分配可能过于慷慨等。因此,政策制定和监管部门更需进一步完善制度,要确保设置的减排单位能真正代表碳排放量的减少,超额的企业必须从市场购买配额以满足其法定
履约要求,以保证参与者对于碳市场的信心。
唐方方提出,此前我国推行减排以行政措施为主,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执行成本高且效果不明显。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可以利用市场手段实现碳减排量的资源属性,形成有力的倒逼机制,不仅可以使企业积极开展碳减排行动,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也可以让民众看到低碳行为的价值,并通过自身减排及参与投资等各种方式参与市场的发展。
从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工作进度来看,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较为谨慎,另一方面市场参与方信心也不足。“其实根据国外碳市场建设经验,不存在一个一开始就完美的市场,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碳市场,均经历了一个‘建立——发现问题——完善系统——发现新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顾虑不必太多,应该按照原定计划大刀阔斧地进行市场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细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碳减排。”唐方方对中国财富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