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告诉记者,北京碳交易企业主要为热力生产和供应、火力发电、水泥制造、石化生产、其他工业以及服务业等固定设施排放单位,年直接与间接排放1万吨(含)以上的单位为重点排放单位,2013年度415家企业(单位)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14年度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至543家。2016年起,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覆盖范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总量5000吨(含)以上,因此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近500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11月28日开市至2016年4月22日,北京市碳配额共成交610万吨,成交额2.63亿元。其中线上成交262万吨,成交额1.33亿元;协议转让共成交348万吨,成交额1.30亿元。
从成交情况来看,北京碳市场CCER2015年度总成交量超500万吨,在全国七个试点中交易规模和挂牌数量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用于北京市的履约项目交易量为6万多吨,共有8家企业通过使用CCER抵消进行了履约;余下占总量95%以上的CCER被销往其他地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从价格波动情况来看,2014年公开交易(线上)109.7万吨,交易金额6508万元;协议转让(线下)152.8万吨,交易金额5903万元,合计交易量262.5万吨,交易金额1.24亿元。2015年上半年公开交易(线上)122万吨,交易金额5703万元;协议转让(线下)189万吨,交易金额7207万元,合计交易量311万吨,交易金额1.29亿元。
“从成交情况及价格波动情况来看,北京作为全国碳交易枢纽的功能已开始初步显现,并且碳市场交易价格平稳具有周期性,对非试点地区开展碳市场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王阳说。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