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外援的同时,中国内在能力提升才能在碳交易市场建立坚实的基础。解振华也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立全国范围的碳市场仍存在一些特殊挑战,但中国有决心也有信心建立起公平、公开的碳交易市场,努力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尽管各试点城市、地区自己出台了暂行办法,但是各个试点的暂行办法对纳入范围的企业在标准设定、配额分配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例如在法律效力方面,试点中的深圳、北京、重庆通过了地方立法,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在违约处罚方面,天津处罚力度最轻,仅使用限期改正和3年不享受优惠政策。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要想形成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必须要有法律依据,否则全国7个试点各自为政、市场互不相通,无法统一碳市场。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中国政府也看到了自己的短处,国家发改委已经研究起草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 》,并于今年7月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草案听证会,就涉及的碳排放配额分配管理制度、碳交易核查机构资质认定两项新设行政许可作了说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碳交易市场的顺利运行有立法护航的同时,还需考虑总量确定、配额分配、在交易之前如何核查交易量和排放量等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实际上,进行碳交易最基本的是要对一个地区确定碳的排放总量,然后确定额度,再把这些额度分配给各个重点的排放企业或者排放单位。有了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就可以核算出减排的成本。各个单位之间、各个行业之间减排成本差距越大,交易的积极性就越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诸大建表示,中国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定总量。排放最大的容量是多少,这需要市场衡量准确,而总量核算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的因素,国际上中国的排放量有多少,国内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多大的能源需求、会产生多少的碳排放,这两方面都应该计算在内。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二个问题是分配,总量定好之后要分配到各个省市,要怎么分?是否能够做到公平分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西部地区以前发展不够快,如果碳排放分配额度给东部多于西部,就很难达到人人都认可的方案。第三是交易问题,碳交易市场主要力量应该交给市场,政府只要加强监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