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目前各试点碳市的碳价差异较大,碳价波动也并不规律,您怎样看中国碳市的碳价发现?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韩曙东:关于碳价发现,首先要明确碳的价值是什么。碳的价值就是企业的减排成本。全社会碳的价值就是全社会减排成本的加权平均值。企业之所以购买配额,是由于减排成本比碳价高。价格发现的前提就是供需基本平衡,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价格会趋近于价值。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目前我国碳市场还没有形成充分竞争,碳价受到的政府干预也较多。例如,在个别试点履约过程中,有些控排企业买不到配额,配额多的企业筹谋未来,选择储备而不是出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于履约的考虑,做了一些拉配工作,打破了本是正常的市场供需博弈,其实就是对价格发现的一种干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21世纪》:根据现阶段碳市的价格表现,您如何看,碳市中涌现出的碳金融产品,未来电投碳资产在此方面是否会有涉足?
韩曙东:想要充分激发碳市场流动性,仅通过现货交易是很难实现的。以全国碳市配额总量40亿吨计算,按照5%的流通率,可流通的配额总量约2亿吨。若每吨按30元计算,市场现货总交易金额仅有60亿元人民币。因此,仅依靠现货交易很难获得利润。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关于碳金融产品,我认为,一个产品成功的标志是具有可复制性,不是一锤子买卖。另外,基于目前的市场情况,在产品开发中,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不要单纯拘泥于碳。我们目前也在开发碳金融产品,我们的策略是开发组合性产品,融合节能、环保和低碳,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中会更具生命力和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