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革新方面,欧盟将设立现代化基金,用以支持成员国进一步完善本国传统能源的现代化改造。欧盟目前全部碳指标中,用以拍卖的部分占到57%,这一比例会沿用至第四个交易期,但在分配用途上将做微调整。其中55%的部分拍卖给成员国,2%存入现代化基金。在第四个交易期,将会有近3.1亿吨指标存入该基金,价值预计在80亿欧元左右。该基金按比例分配给在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欧盟平均水平60%以下的国家,这些国家按照分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除了以上四个重点方面的改革外,该草案还涉及到以下一些新内容:(1)对于能够免费获得碳指标的企业来说,根据现有规定,企业唯一能够获得额外指标分配的途径是提高产能。而根据新草案,未来该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获得额外的指标配额。(2)强调了欧盟范围内碳交易系统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的共同协作,已达到2030年总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内部成员通过削减拍卖指标对外部成员的支持作用。
总体看来,草案的提出在内容上大部分符合业内之前的预期,更加严格但灵活的规定说明决策层对欧盟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并逐步恢复到经济复苏的共识。对于能源密集型行业来说,不断上涨的碳价有利于激励其不断提高能效及向低碳技术转型,不仅如此,成员国或企业能从低碳研发及利用,能源结构调整上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可以看出,所有政策都是以恢复碳价为手段达到减排,并同时注重提高生产。事实上,欧盟长期以来都在遭受碳价格低迷及碳外泄恐慌的双重折磨,而解决这两个问题需要在二者之间有所取舍。从改革草案内容来看,欧盟决策层显然不认为碳外泄在近一段时期内属于高风险事件。碳外泄也是本次草案提议的最大争论焦点,有研究认为碳价维持在30欧元以下时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碳外泄风险,但也有部分业界人士指出,当碳价超过10欧元时,便会出现明显的碳外泄及投资外流。显然对于不同的观点,欧盟决策层倾向于采信前者。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草案没有涉及两个重点:一是草案内完全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提高国际碳信用使用比例的问题。国际碳信用的使用对欧盟碳指标价格有直接的影响,尽管欧盟对国际碳信用有着自己一整套的申报、审批、监督流程,但之前国际碳信用的大量涌入,其中很大比例来自中国,成为欧盟碳价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欧盟因此对国际碳信用的使用进行了更严格的管控。目前欧盟碳指标价格呈现逐步上升趋势,但国际碳信用价格在交易市场上却始终低迷。可以预见,在国际碳信用使用问题上,欧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宽松政策出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另一个没有提及的重点是关于国际航空业碳排放的议题。从欧盟单向实施其航空碳税政策后,就遭遇到来自国际间的重重阻挠以至于政策搁浅。目前航空业的碳税政策仅仅实施于欧盟内部,进一步的改革及国际间的普遍共识则寄希望于在2016年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代表大会上实现突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虽然欧盟后2020时期的碳交易体系改革草案需要由欧盟议会及理事会的最终批准才能产生法律效力,但新交易期的体系雏形已经初现端倪。除非发生重大事件,否则草案内容不会再有大的变化。当然,到立法确立实施的过程预计会持续一到两年,这期间也给足了各方在诸多细节上进行利益博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