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湖北省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足额提交2014年度配额,成为湖北省内碳排放交易首家承担履约责任、完成清缴义务的企业。公司董事长张才雄介绍,由于亚东水泥长期保持同行业较低的“排放标杆值”,不仅能源成本远低于同业,而且如果今年产量保持不变,企业将获得大量富余碳排放配额,实现“成本”与“配额”的双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家尝到碳排放权交易甜头的企业,公司科技中心主任方娅兰告诉记者:“去年,通过一项废气回收技术改造,不仅公司每年多生产1万吨液化天然气,而且节省下来的碳排放权通过交易直接获利100万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允许机构参与竞价
到7月10日,参与湖北碳交易首年度履约工作的138家企业,已有111家企业完成履约工作,占企业总数的80.43%。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2014年4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上线,当日成交51万吨,成交金额1071万元。一年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总成交额、日均成交量等指标仅次于欧盟,位居全球第2、中国第1。截至6月30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1416万吨,交易总额3.31亿元;二级市场上,协商议价总成交量1052万吨,占全国的42%,交易总额2.5亿元,占全国的31%。
“碳交易就是要用‘市场的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而这‘市场的手’一手拿着‘金元’,一手握着‘大棒’。”参与制度设计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齐绍洲说,“优先纳入碳排放的企业,优先纳入国家和省的项目,优先支持纳入碳排放的企业申请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和融资服务;建立碳排放权黑名单制,省内各项发展工作不得为未履约企业的项目进行申报,不得通过该企业的审查等都是行政的手段。”
配额分配是实现减排目标、保障碳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齐绍洲分析,湖北碳排放权交易火热一方面是配额偏紧,湖北近年正值高速增长时期,用5年前的排放数据去计算配额就显得不够用;另一方面是湖北是全国7个试点中唯一一个允许机构投资者参与一级市场公开竞价的试点,直接带活了一级市场交易。此外,二级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市场信息公开透明,再加上碳金融创新,让湖北碳交易量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