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计划于2016 年试运行的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越来越近。北京作为全国7 个试点之一,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从无到有构筑起的北京碳市场生态,即将走到前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如何赋予碳资产更多的金融属性?碳市场的未来究竟在哪?从区域试点到全国统一要跨过哪些关键障碍?这些事关碳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今,到了从试点寻找答案的时刻。
碳金融创新
在经济社会转型、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碳市场所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尽管碳市场的未来可期,但相较于日交易额数百甚至上千亿的其他交易市场, 眼下年交易额仅有几亿元的碳市场却不无尴尬。数据显示, 全国7 个试点中,高履约率、高活跃度的北京年交易额仅为2.36 亿,交易额最大的湖北也只有3 亿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当前碳市场的交易主体都是控排企业,除了履约时的刚性交易之外,大多数企业对配额的日常管理和交易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北京环境交易所碳交易中心主任王阳看来,控排企业的碳资产长期放在账上不动,亟待激活。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只有赋予碳配额更多的金融属性,才能让控排企业意识到参与碳市场不仅仅是碳排放权的买卖,更是获得资金的重要手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2014 年,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均提到鼓励和支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社会投资碳配额市场。为此,北京市发改委积极探索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方式,鼓励重点排放单位及其他配额持有者开展碳排放配额抵押式融资、配额回购式融资、配额托管等业务。
2014 年12 月30 日, 中信证券与北京华远意通热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环交所的撮合下,正式签署了国内首笔碳排放权配额回购融资协议,融资总规模1330 万元。北京碳市场在碳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实现了碳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有机结合。
碳配额回购融资不仅盘活了重点排放企业的碳资产,为其拓展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充分挖掘了碳配额的资产属性,也有助于深化社会对碳配额资产价值的认识,让金融创新更好的服务于节能减排和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