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全国碳市场即将开启的背景下,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裁周丞表示,今年履约期结束后,北京环境交易所将致力于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活跃碳市场。对于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周丞充满信心,“我们的目标就是成为中国碳市场的中心市场。”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在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北京碳市场配额价格相对较高,且比较稳定,同时也是首个尝试跨区域碳交易的试点。进入第二个履约期,北京市场运行情况如何?试点到全国的路上会有怎样的鲜花和荆棘?为此,水晶碳投专访了北京环境交易所副总裁周丞。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今年履约大大好于去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试点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季已经接近尾声,北京碳试点今年的履约情况如何?
周丞:今年和去年的履约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从交易量和价格来看,交易量有上升,但交易价格却没有出现暴涨的局面。根据我们的统计分析,今年1-5月份交易量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0%。这说明,控排企业做了提前部署,并提前采取了行动,而没有像去年一样等到六月份再去交易。
上述情况的改善,一方面离不开北京碳市场的人大立法保障、北京市节能监察大队等专业的执法队伍和明确的惩罚机制,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企业参与碳交易的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目前协议转让是试点交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北京大宗交易的标准是一万吨,远低于一些地区十万吨的标准,对这一标准的设置您是怎样考虑的?
周丞:公开交易和协议转让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公开交易有利于价格发现,提高交易量,且市场竞价价格一般高于协议转让价格。协议转让,也就是场外交易,为企业参与提供了另一个选择,实施运行效果也不错。在关联交易方面,关联企业之间往往不倾向于公开交易,实际也不适合公开竞价的方式。大宗交易方面,之所以将大宗交易的标准定为一万吨,主要是考虑到北京碳配额总量较小,市场建立之前,预期日交易量在几千吨,万吨以上的交易会对市场价格构成冲击。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北京碳市场大部分大宗交易也在万吨左右,因而一万吨的标准设置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