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碳所经理高国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现在国内一共有7个试点,每个试点制定了不同的规则,有一整套不同的运行体系,统一全国碳市势必要推倒重来,如何让试点市场与全国碳市无缝对接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说:“最大的难题是规则的制定,我最关心的是配额的分配机制与模式。碳排放权分配相当于股票的一级市场,这种分配必须要公平、合理,如果一级市场都不合理,二级交易市场必然难以发挥作用。另外,国家必须重视CCER的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但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已是势在必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在7个省市进行试点,就是看哪种交易模式在中国更能有效实行,然后在全国推行。”蒋兆理说。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在规则的建立上,国家发改委已在稳步推进。2014年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外界认为,《办法》将为全国碳市场的全面启动及完善提供重要支撑。但实际上,《办法》只是以一种过渡性的文件出台。目前,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正推动将这份文件推向国务院,最终将文件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例”。一名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管理文件也正在走相关程序,总量设计、遵约机制、第三方管理等各方面的相关细则制定工作也已展开,后续将会有征集意见的过程。”
同时,为了制定全国统一的行业碳排放标准,国家发改委正对发电、电网、钢铁、化工、铝冶炼、镁冶炼、平板玻璃、水泥、陶瓷、民航等10个行业完成编撰碳核算与报告指南。“已完成征求意见阶段,在经过后续意见汇总、专家研讨、标准审定、标准报批等程序后,将于2015年成为国内首批关于碳排放的国家标准。”上述业内人士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时代周报记者获知,全国碳交易市场统一后,将设置10个交易所,即在保留现有的7个交易所的基础上再增加3个交易所。
北京汉能总经理吴宏杰表示,未来全国碳市场配额容量有望达到40亿-50亿吨,配额价值有望达到1000亿-2000亿元。但实际上,如果中国碳市场发展成为欧盟那样的成熟的高度金融化,由于其杠杆作用,市值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值。
“当然,中国碳交易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会怎样,还很难预料,因为这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市场,但金融化将是一个趋势。”广碳所总裁靳国良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