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上线启动,至今已经运行一周年。一年来,湖北碳市场始终遵循市场规律,交易日趋活跃,交易系统运行持续平稳,企业控排意识逐步提高,碳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投资机构参与更加积极,市场机制促进经济低碳转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逐步显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运行平稳、流动性强,各项指标全国第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截至2015年3月31日,湖北碳市场总成交量1186万吨(公开拍卖200万吨、协议转让150万吨,协商议价转让836万吨),交易总额2.7亿元。二级市场上,协商议价交易总额2亿元,占全国的32%;累计日均成交量为3.4万吨,占全国的55%。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湖北碳市场累计日均成交量为3.5万吨,占全国累计日均成交量的55%。
湖北碳市场共吸引投资者开户1390户,开户数量在7个试点中居于全国首位,是国内首个外资主体参与的碳市场;累计引进省外和境外资金1.68亿元。
市场价格机制形成,全国碳定价中心地位显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基于湖北碳市场「低价起步、逐步到位」的开市策略,前期充分考虑了市场的平稳运行和交易的有效促进,后期又充分发挥市场化交易机制的作用,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博弈形成了均衡的价格区间。
从湖北碳市场运行一年的情况来看,湖北碳配额成交价均稳定在21-29元/吨之间。当前其他试点市场的碳价开始逐渐向湖北靠拢,湖北碳价已初具全国碳价定价中心的雏形。湖北碳市场为未来国家市场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市场激励机制建立,有效促进企业减排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一年来,在湖北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省内控排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部分控排企业通过碳交易已经直接获取减排收益5534万元,减排成本较高的企业通过碳市场收益实现了低成本的减排,湖北碳市场激励减排机制初步形成。同时,各类碳金融创新直接盘活了企业碳资产,更多企业通过委托中介机构托管碳资产获益,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对碳减排工作的重视。
「碳资产」这一先进的生产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熟知和推行。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湖北省诸多企业大力推进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积极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削减和预防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产生,从而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建立「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模式,打造出一条条绿色低碳产业链,促进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均衡发展。在通过碳资产管理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他们的实践也为其他企业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