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交易的背后,是市场力量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广碳所总裁靳国良告诉记者,节能减排不一定要通过参与碳交易,但通过碳交易这种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产品优化、管理体制创新等,社会总体减排成本却是最低的。比如,企业投资进行技术改造,碳排放降下来了,剩余的配额就可以在交易所出售而盈利。如果企业一时没有条件改造,也可以花点钱买一些配额,待以后有了钱再改造。碳交易启动之前,企业的节能减排各搞各的,现在通过碳交易,就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先进激励。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去年我们花了1000万元购买有偿配额,今年通过余热发电等低碳节能改造后,完成履约后还有少量剩余的配额,企业不仅实现节能减排,还能赚钱了。”清远一家水泥控排企业负责人这样表示。碳排放交易机制对全省节能降碳的作用,在数据上得到体现:在2013年试点启动的首个年度,广东控排企业履约率达98.9%,仅2家未能完成履约,其中80%以上的控排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碳排放不同程度下降。
一年多来,广东碳交易市场不断发展,非控排企业与机构、个人投资者相继参与广东碳市场,现代“买碳翁”和“卖碳翁”不断涌现。目前已有15家投资机构、40多名个人投资者在广碳所成功开户,交易日趋活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靳国良对记者说,碳配额对控排企业来说,还是一种资产。碳配额可以交易、可抵押融资,比如年底一些企业资金紧张,可将部分碳配额先卖出去,一吨碳卖20-60元,可获得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的资金补充企业流动资金,明年再将配额买回来,相当于碳权益成为一种无形的生产资本。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现代“卖碳翁”不仅活跃了碳交易市场,也给深水区的改革以启示:市场经济下,要多考虑“市场之手”的角色作用,尤其面对攻坚克难时,应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让市场机制充当动力“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