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征收碳税过低,控制减排的效率不会太高,因为企业和个人都会愿意为自己的多排支付这部分费用;而如果征收的碳税过高,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工作机会甚至终端消费者的利益。
曹晓磊分析指出,单独的碳税会给企业带来负担,但碳税的出台一般会配合其他税种的相应减负,比如企业所得税的降低,最终达到税收中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而与之相对的是碳市场。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cap and trade)一开始就规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cap),政府通过一定原则给企业发放排放配额。而企业得到排放的配额主要有两种方式:政府一开始发放的免费配额或者拍卖;一旦一家企业发现自己的排放量将超过配额,而另外一家企业由于节能减排剩余了初始排放配额,这样便产生了碳交易(trade)。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由于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一开始就被设定,因此每一单位的排放量的价格是波动的,完全符合市场供需原理。即如果市场需求大(经济发展势态好),碳价便高;如果市场需求小(经济发展势态差),碳价便低。
如果环境污染更敏感,那么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则需要被确定,因此碳交易更胜一筹;相反,如果对于排放变化的排污成本非常敏感,那么减排成本则需要被更好的确定下来,因此固定的碳税就更加可取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当前在气候变化政策中,这两者一直被广泛讨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碳税更可取,理由是每年新增的温室气体量较小,因此环境污染并不太敏感。也就是说,减排成本会更加敏感,因为要企业突然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所需成本比较昂贵。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但是长期来看,碳税是否更具有优势并不清楚,因为在大气中日积月累的温室气体量可能会导致持续的环境危害。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因此,一些经济学家建议两种方式并存,采取混合模式。但是西蒙认为混合模式也存在问题,比如机制会更加复杂以及在许可的市场中需要操作者更多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