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披露是基础
2013年我国即将启动的七省市碳交易试点,对企业排放数据的收集、管理和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增强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建立统一的碳披露规则,促进企业碳管理的正向循环,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与北京、上海、深圳等试点地区的碳交易平台联合发起并启动中国首个企业碳披露项目。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目前,在加强碳交易领域能力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碳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据易碳家了解到,开发创新的融资工具、增强企业碳排放信息的透明度对扩大交易规模至关重要,只有在金融机制的支持下,碳市场才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性和参与者,并最终形成一个定价机制,从而为低碳经济运行提供融资服务。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据悉,企业碳披露项目具有公益性质,将邀请中国有领先意识的企业填写碳披露问卷,并将以此为基础通过信息整理和数据分析,形成对当年中国企业碳排放、碳管理状况的研究报告,在2013年底召开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中国角”发布。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会长、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表示,该项目研究摸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减排政策要求、适宜企业实际操作的碳披露体系,促进中国企业碳披露规则趋于统一,为建立公开、透明、高效的全国性碳市场奠定基础。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碳资产没有透明的价格形成机制,那么金融机构将无法对其评估,融资通道难以打通。以7个试点城市为基础的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通过市场化的竞价方式,形成公允的市场价格,解决碳资产无法估值的尴尬难题。但同时,碳资产虽然是新事物,但在风险防控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银行可以通过与环境交易所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和信用平台,健全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共同研发标准化合同,利用交易所拓宽投资和退出渠道等方式规避法律风险,防范信用风险,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paifang.com,转载须加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