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买家需求下滑导致价格暴跌
碳排放权交易因其初期价格高昂而被视为市场“新贵”,不过碳交易价格变化令业内人士始料未及。瑞典碳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朱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碳排放权每吨交易价格一度达到20多欧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碳排放交易价格开始一路下滑。
他说,碳交易价格暴跌归根结底是需求不足所致。国际碳交易市场主要在欧洲,欧债危机不断演化,欧盟区企业经济活动大不如前,欧盟企业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压力跟着减小,对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指标的需求大幅削弱,导致国际碳排放交易价格持续大幅下滑。相反发展中国家碳排放指标供应却在不断增加。如果减排指标完成得很容易,就没必要再买指标了。
连最大买家都没有动力了,整个碳交易市场变得很低迷。昨日厦门赫仕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前公司帮助过企业出售碳排放指标,当时售价高时也才10欧元左右。如今整个市场低迷,欧洲买家也不买了,交易大为降温,公司很长时间没再做类似
买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我省拟建碳交易所
虽然碳交易价格波动大,但国内碳排放交易
试点进度却在加快。国内碳排放交易
试点从2011年11月份开始启动,确定了七个省市作为试点地区。据报道,全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包括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眼下试点工作正在密集推进,预计到今年6月,步伐快的试点省市就可以正式开锣交易。
据易碳家了解,我省也在酝酿建立碳交易所。日前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与联合碳资产公司、厦门赫仕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已签约,三方共同建设厦门碳交易所。厦门碳交易所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根据协议,投资三方将先期设立厦门碳交所筹建办公室,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
碳汇经济项目和成立碳交所的扶持政策。联合碳资产公司在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设立办事处,争取联系超过100家大中型企业加入厦门碳交所的自愿减排协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昨日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蔡经理告诉记者,碳交易属于新兴事物,但现有渠道有限,一些企业只能通过网络查询或者向中介了解,信息不够对称和及时。今后交易所正式运营,交易项目不仅包括工业企业,也会延伸到农业等领域的企业减排项目。本土企业就可通过这个
平台更为准确地了解买卖双方信息、市场价格等。目前交易所正处在筹建阶段,一些交易规则等也还没有细化明确,离正式运营还有较长时间。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