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据易碳家了解到,所谓“碳排放权”,是指企业依法取得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权利。经当地发改委核定,企业会取得一定时期内“合法”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这个“合法”总量即为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较多时,超出部分需花钱购买;而当企业实际排放较少,结余部分则可在碳交易市场上出售。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环境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碳交易是大势所趋,越早参与的企业将越主动。尽管如此,进入倒计时的各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筹备工作,前路却非坦途一片。业界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对被纳入强制减排的企业如何配额,将是面临的最大挑战。高虹坦承,配额是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难点之一。
“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起步晚,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试点的好处在于可以边试边改。”前述低碳经济研究员分析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在欧美都不够成熟,它更多是一个人为的市场,对所涉企业及组织,如何配额很难做到完美,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paifang.com,转载须加网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