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选择来看,应当考虑4个方面的因素: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第一是行业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力强的行业,只有它们才能承受因为管制而增加的成本。另外,非国际竞争行业优先,因为不容易削弱本国企业的出口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所有排放交易体系将电力行业作为管制首选行业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反过来讲,如果将国际竞争行业纳入管制,需要对其采取特别保护措施,这也是国际惯例。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第二是行业减排成本。所有的碳排放交易都会从减排成本相对低廉的行业优先开始。另外,如果管制行业是单一行业,还要注意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减排成本的差异。因为不同企业之间减排成本的差异是交易的前提。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第三是行业减排潜力。基本上从减排潜力大的行业开始。一是因为减排效果更显著。二是因为这些行业往往排放量大,带来配额的流通量大,减排潜力大又带来实际减排量和配额的交易量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第四是行业监测报告核证(MRV)基础。这对我国特别重要。一般要从MRV基础较好的行业开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碳交易体系模式选择
首先,在强制性交易体系还是自愿性交易体系的选择中,中国只能选择强制性交易体系。自愿性交易体系的减排效果、市场潜力与强制性交易体系有较大差距。
其次,在强制交易体系下选择总量控制与交易型还是基线信用型。总量控制与交易型是目前主流的碳交易体系模式,如EU ETS、RGGI、加州CAT、WCI、MGGA等。基线信用型是以强度为目标,只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曾施行过基线信用型的温室气体减排系统(NSW GGAS)。基线信用型体系的一大缺点是交易的证书(不叫配额)需要以项目为单位先减排再签发,如同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一样。这种方式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事后签发成本较高,二是在市场上流通的减排证书的量较小,金融化程度低。因此,从建立高度流动性、金融化市场的角度,以及充分激励管制对象的考虑,必须选择总量控制与交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