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能源署发现,超过100个国家通过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大幅减少化石燃料进口,而这有诸多好处。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通过持续投资可再生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并节省了数千亿美元的支出。
报告指出,自2010年以来,英国、德国和智利等国主要通过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其对进口煤炭和天然气的需求减少了约三分之一。
丹麦在同一时期内则将其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削减了近一半。
可再生能源的扩张推动这些国家在2023年共避免进口约7亿吨煤炭和40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约10%。
通过该措施,这些燃料进口国在2010年至2023年间共节省超过1.3万亿美元的资金,这些钱原本将用于购买海外化石燃料。
降低依赖
国际能源署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量化了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依赖化石燃料进口的国家电力系统带来的好处。
报告将近年可再生能源的增长趋势与一个假设的“低可再生能源”情景进行了对比。在该情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并未发生。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在这个反事实情景下,燃料进口国在2010年后停止了风能、太阳能和其他非水电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
而实际上,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在2010年至2023年间新增了约2500吉瓦(GW)的此类可再生能源项目,这一装机规模超过了2023年欧盟和美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总和。其中,约80%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建于依赖煤炭和天然气进口发电的国家。
下图展示了其中31个国家在过去13年间如何通过扩大风能、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供应,大幅削减了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这些国家均为煤炭和天然气净进口国。
2023年,31个煤炭和天然气净进口国的电力供应依赖进口化石燃料的比例,分别为实际值(左图)和国际能源署“低可再生能源”情景(右图)。
国际能源署共发现107个国家减少了对用于发电的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其中,有38个国家将其依赖进口煤炭和天然气发电的比例降低了10个百分点以上,另有8个国家降幅超过30个百分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安全性与韧性
国际能源署强调,可再生能源“自然而然地增强了能源供应安全”,因为它们不仅可用于国内发电,同时亦提高了化石燃料进口国的“经济韧性”。
这一点对于本身能源资源匮乏或逐渐枯竭的国家尤为重要。
国际能源署以俄乌战争加剧的能源危机为例,指出其使欧盟的能源进口国面临化石燃料
价格飞涨的风险。
例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芬兰等历来在发电上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国家,近年来通过建设可再生能源设施,几乎将进口依赖度降至零。
在英国,尽管右翼政党对可再生能源的反对声浪不断,但国际能源署表示,英国对进口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程度在十年内已从45%降至25%以下,这主要得益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增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国际能源署表示,如果没有这些可再生能源技术,英国目前将需要依靠进口化石燃料来提供近60%的电力。
其他主要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欧盟,如果未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将不得不依赖越来越多的煤炭和天然气进口。
国际能源署还指出,用化石燃料取代可再生能源不仅会增加从他国进口化石燃料的需求,还会显著提高能源消耗,因为化石燃料的“转换效率较低”。该机构解释称,每生产1吉瓦时(GWh)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可避免2至3吉瓦时的化石燃料需求。
最后,国际能源署指出,选择投资可再生能源而非进口化石燃料,可以让更多资金留在本国经济体系内,从而支持本地就业。
乔什·贾巴提斯 (Josh Gabbatiss)
乔什·贾巴提斯负责气候与能源政策的报道。乔什拥有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动物学学士学位。他曾担任英国《独立报》科学通讯员一职。在那之前,他是一位自由撰稿人,为包括《新科学人》与“BBC地球”在内的一系列科学媒体机构工作。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