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碳排放外部性?

文章来源:注册能源管理师宋子妍2023-11-16 17:20

其实碳排放是我们在探讨负外部性问题上比较典型传统的例子,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个快速发展却是以环境为代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生产型、制造型的一些企业(经济主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冒气的企业”,比如钢铁、水泥生产企业,他们的经济活动(生产钢铁,生产水泥),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的碳排放又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进而引发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冰川融化、物种灭绝,这些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以及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这些经济主体并没有收到因为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罚款”,可能有极少部分会主动承担责任,但是绝大部分并不会主动的或者是自主的对自己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负责,并不会为此承担后果(买单),这就是产生了负外部性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按照我们现在全球变暖的速度,到2100年全球平均温度将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高1.5度-4.8度。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地球温室效应将会越来越严重。
 
为解决碳排放负外部性问题,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解决方案。其中,内部化外部性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内部化外部性意味着通过一定手段让排放者承担其行为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仅靠你企业自身,你会主动去减排吗?或者是你会主动花费大量的金钱去进行技改吗?再换个说法你会主动为了降低排放而停工停产吗?难,很难!企业没有动力做到这些,因为减少碳排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企业要发展、要生存。
 
这个时候该政府出手干预发挥作用了,前面在第二期节目《为什么要建立碳市场?》中我也与大家分享过了,我们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或者是税收手段,市场交易手段来解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在这里再给大家概括一下,强制措施,比如政府下达强制性控排要求,强制性控排要求在实践中可能相对简单,减排效果短期显著。但从成本角度来看,整体会造成较高的减排成本。从执行效果来看,时间久了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而且还有“一刀切”问题,执行成本很高,效果不理想。
 
税收手段就是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碳税,排了多少就交相应的多少税。市场手段这里,建立针对碳排放的市场机制,我们可以给碳制定一个价格,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使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企业不可以随意排放,需要购买一定的碳排放权(碳配额)才能合规排放,而且是买多少才能排多少。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总之是让排放主体为自己的排放行为买单,付出成本,进而又促进排放主体积极减排,降低生产总成本。
 
再概括一下就是,无论是政府采取强制手段还是市场手段,都是为了让企业为自己的排放付出代价,解决碳排放负外部性问题的手段。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采取补贴或激励的一些措施来鼓励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推广,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从而降低生产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例如,对使用清洁能源的企业给予补贴或减税,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从而减少碳排放。
 
换一个角度来想,采取这些措施手段可以为企业降低排放,改进技术提供一个方向,促使传统产业向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降低企业清洁技术和低碳能源的投资和运营成本,缓解企业的压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在实施碳排放负外部性的解决措施时,我们需要注意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减排措施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寻找有效的方式来平衡环保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另一方面,全球气候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国际合作和协调对于解决碳排放负外部性问题至关重要,各国可以共同制定减排目标,分享减排经验和技术,《巴黎协定》可以说是全球在这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之一,目标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在2摄氏度以内,尽可能接近1.5摄氏度。
 
各国通过自主确定的国家贡献,承诺减少碳排放和转向清洁能源。总而言之,碳排放负外部性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我们需要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甚至国家之间的共同努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碳排放,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保护地球环境,比如发展清洁能源、优化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整体福祉。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