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入产出表揭示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兼回答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三大问题

文章来源:易碳家杜栋2023-09-04 16:59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现在各个地方、各行各业、每个单位都在谈高质量发展,那么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到底是什么?如何来揭示?有的可能说,高质量发展不就是“五大发展理念”吗?其实,我们只是用“五大发展理念”来引导高质量发展。如果非得把五大发展理念放在一起谈,也要搞清楚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五大发展理念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结果?或者说,哪些是高质量发展系统的“输入”?哪些是“输出”?因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如果说创新是动力,协调是方法,开放是环境,那么,绿色和共享恰恰代表了人与自然和谐和人与人相处,它们正好反映了高质量发展的“结果”。而且,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质量效益要“上台阶”。衡量高质量发展,如果用“五大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它们并列放在一起,只能反映“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情况,并不能真正反映质量效益的水平或程度。
 
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这段话着眼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因此,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实现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也必须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
 
投入产出分析作为一种成熟的分析工具,在经济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投入产出分析除基本的模型(主要用于经济结构分析)外,也出现了扩展的模型(涉及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等要素),其能够比较完整地刻画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城市为例,可以发现,它不仅可以揭示五大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的运行机理,还可以回答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三大问题。
 
第一,基本的投入产出表主要用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特别是用于城市产业结构分析。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在变化,新兴产业比重逐步提高。在这里,为了突出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可将数字经济类“部门”单独列出。另外,利用基本的投入产出表,可以反映“创新”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可反映“开放”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正好回答了“动力变革”的问题;
 
第二,可以建立起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表,因为经济发展必然产生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使用。大家知道,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资源和牺牲环境代价,而应保持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即可持续发展。编制经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有助于推进城市经济、资源、环境核算的一体化进程,尤其是可以分析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它实际上揭示了“协调”与“绿色”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正好回答了“效率变革”的问题;
 
第三,可以建立反映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投入产出表,特别是要反映由于生产和交换带来的分配和消费。随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提出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现在越来越关注民生。为了反映共同富裕的理念,可着重考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不同居民的消费情况。该投入产出表可以揭示高质量发展中的“共享”程度,也正好回答了“质量变革”的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都已经建立了定期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制度,但对投入产出表功能的开发、应用水平较低。换句话说,其价值和作用远远没得到很好利用和发挥。今后,应重视投入产出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让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真正能为我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资助项目:2023年度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人文专项)( B230207031)。
 
作者简介:杜栋,河海大学系统工程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城市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