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结束核电时代带来哪些启示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林伯强2023-04-17 09:27

  当地时间4月15日,德国最后三座核电站关闭。德国宣告结束核电时代,这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个决定是德国政府在“反核运动”强烈呼吁下作出的,标志着从现在开始德国将不再依赖核能,而是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德国政府和环保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标志着德国转向清洁能源的新阶段。那么,这对中国的能源发展有何启示?
 
  第一,这一决定并不意味着德国将减缓清洁能源发展,相反,德国将加大投资风电、光伏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德国不仅加快对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并通过投资和税收政策等方式来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德国的这个决定证明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成为替代核能的选择,这种能源转型方式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尤其是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方面。
 
  第二,德国退出核电并不代表核能是一种不可取的清洁能源选择。事实上,其他欧洲国家仍然认为核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形式。例如,法国目前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发电国家之一,核能约占其电力供应的70%;英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建设新的核电站,以支持其清洁能源转型目标;瑞士也一直在推动其核能产业发展,目前核能占该国电力供应的40%左右。目前,德国的退出并没有影响欧洲其他国家继续使用核电,并且不同国家在能源开发上有不同的选择和路线。因此,中国在发展核电时,应该根据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做出决策,不能简单地照搬某一国家的做法。
 
  第三,德国退出核电集中反映了其国内对核能的反对情绪。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德国社会的反核情绪迅速升温,陆续引发了大规模的示威和抗议活动。一些反对核能的人士认为,核能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和核废料处理难题,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此外,他们还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更加安全、环保和可持续。由这个角度而言,我国在核电发展方面也需要更注重与公众的沟通,以充分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并寻找到一种符合国情的、可持续的核电发展道路。例如,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向公众介绍有关核能发展的重要信息和数据,包括核电站的安全标准、环保措施、废弃物处理方案等。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了解公众的关切和建议。同时,加强对核能发展的科普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核能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误解。
 
  第四,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形式,核能在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应继续平稳有序地推进核电产业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中国需要大量的清洁能源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虽然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正快速增长,但核能仍然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清洁能源形式。通过发展核能产业,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核能具有较高的能源密度和稳定的基础负载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问题。
 
  第五,在推进核电站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安全措施。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核电市场之一,核能发电占比不断增长。为了确保核能的安全和可控,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强相关保障措施。一是,在核电站选址时,要更加充分地考虑人口密集度和地质条件等因素。只有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核电站的运行安全。二是,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核电站建设过程进行严格监管,消除潜在的核安全隐患。三是,积极推进核能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不断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总之,德国结束核电时代提醒我们在核能发展过程中注重安全管理和规划布局,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确保核电站的安全,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作者是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