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视角下“四位一体”本科教育模式创新

文章来源:中国大学教学王如志 崔素萍 ​2022-05-11 08:30

“双碳”目标视角下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弊端及其根源分析

 
1.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融入不足
 
中国发展已经逐渐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然而本科教育却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与理念。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于融合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生态学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思想,整体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致力于培养与生态文明社会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以促进人类、环境和社会的多维度交融。
 
当前本科教育模式强调“高、精、尖”,如“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坚持分类建设”“坚持扶强扶特”“增加挑战性”等基本原则,但往往忽略了“稳、远、谐”,即在本科教育模式融入“行稳致远、和谐发展”的理念。人类发展资源有限但浪费过多,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采用高科技过度与过快向自然索取而导致的逆向反噬的事例越来越多。这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融入紧密相关,即重视“能力”提升,而忽略了“大局观”养成。在培养体系方面,知识体系规划细致,能力培养考虑全面,但对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考虑,也很少涉及生态文明相关核心课程的设立。因此,基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的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亟待完善或加强。
 
2.绿色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绿色教育”概念在1998年首次被前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提出与倡导,其最初理念是“绿色校园、绿色环境、绿色课堂、绿色师资”,并已逐渐演变为当前流行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它的五大核心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理念与内涵实际上是与“双碳”目标一脉相承的。但是,当前本科教育体系除了部分与“双碳”目标紧密相关的专业(如环境、能源等),大部分本科专业都甚少考虑基于绿色教育体系的相应课程的设置。这与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方式紧密相关,专业一般都局限于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只要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技术精英等领军人才,就认为该专业办学是成功的,特色是鲜明的。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人类活动的额外“碳排放”可能最终毁灭整个人类,“双碳”目标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标的。因此,在全球化“双碳”目标的考量下,唯“技”是举的本科专业教育已经不合时宜了,尤其在一些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领域,如冶金、化工、材料等专业方向,迫切需要纳入绿色教育体系。只有如此,“双碳”目标才能引起全方位与多角度的重视,才能早日顺利实现“双碳”目标,实现可持续的本科专业教育发展与建设。
 
2021年7月,基于“双碳”目标,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特别指出若干高校要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形成碳中和战略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能源碳中和、资源碳中和、信息碳中和提供充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这也为非碳中和相关学科和专业的绿色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契机。依托于碳中和相关专业的提速发展,让人们更充分地认识到所有本科专业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要各本科专业都基于绿色教育体系发展与建设,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如期或提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低碳实践环节亟待构建
 
基于“双碳”目标本科教育模式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不能缺乏,绿色教育体系需要建立。其关键在于能身体力行去实践“双碳”目标,尤其大学本科教育阶段,是最为关键的综合素质与个人修养的养成教育阶段。因此,无论文科、理科或工科专业,“践行低碳、沉浸教育”的实践环节亟待构建。高效低碳教育中实践环节的必要性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论述。聚焦于“双碳”目标视角,除了部分碳中和相关专业,大部分本科教育的低碳实践环节远远不够。除了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等与低碳直接相关的专业,大部分专业的实验课程、认知实践或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甚少考虑低碳理念的设计。其根源在于:一是缺乏低碳意识,认为实践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非专业相关的东西不用过多考虑;二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实践理念,专业能力培养局限于当下与当届,未有长远的布局与规划。但目前“双碳”目标已与人类社会发展休戚相关,也成了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核心事业。因此,所有本科专业的发展与进步,都应该围绕国家核心事业布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
 
2021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其中特别提到了“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这为本科教育的低碳实践环节的构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依据与强大的国家保障。因此,在本科教育的实践环节中,需坚定不移地推行低碳理念,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设计与规划实践课程。通过全方位的低碳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低碳的重要性并具备低碳工程实践能力,愿意在其人生规划与事业发展中始终信守低碳理念,在“双碳”目标的完成与实现中发挥有效作用。
 
4.“双碳”产教融合重视程度不够
 
2021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国家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产教融合已经开始步入改革与发展的深水区。2021年1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其主要任务包括“全面推动实践创新教育改革”,其中核心子任务之一为“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产教融合是检验本科培养质量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所培养的高质量人才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方式之一。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产教融合都倾向于扎堆热门领域,如“人工智能”“视频图像”“互联网”“5G通信”“新材料与技术”等领域,大多都是风投资本能实现快速收益的领域,而对于见效慢但功在千秋的“双碳”事业产教融合推进与发展,大部分企业不了解也没有兴趣投入,这显然是有悖于“双碳”目标的。因此,对于本科教育层次,在产教融合方面,需要少一些功利性,应该更注重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更有卓见的“双碳”目标人才,为国家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最近,三峡电能、中国移动、南开大学、天津轻工等企业与高校签订了协议,启动“零碳校园建设项目”,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探索产业培育、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理念宣传、模式推广等为一体的“双碳”实践路径。这也为“双碳”产教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实现途径。若本科教育模式创新能够结合本专业特色及其可持续发展方向融入“双碳”产教融合实践培养,必将为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贡献更多关键技术与人才资源。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