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出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加快绿色发展的鲜明信号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碳交易网2021-12-05 16:15

“十三五”时期副中心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绿色发展是副中心最鲜明的发展基调。“十三五”时期,副中心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成为副中心上下的广泛共识。在本次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赵磊同志,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十三五”时期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
 
城市建设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副中心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势,快速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形成了较完备的空间规划体系,一批重大功能节点取得阶段性进展,11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公园建成开园,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等区域标志性工程项目加快实施。绿色建筑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大型公共建筑执行二星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开工装配式住宅220余万平方米,竣工装配式住宅38万平方米,国内首座近零能耗建筑——副中心智慧能源服务保障中心即将投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常规能源系统保障”原则,推进太阳能、地热能与常规能源系统的智能耦合应用。
 
城市运行保障能力不断优化。紧紧围绕主导功能强化、重点区域开发和人民生活需要,按照最先进的理念、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运行保障体系补短板、扩能力、提水平,年均投资规模近千亿元,城市承载力明显增强。七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市郊铁路副中心线正式运营,广渠路东延、壁富路等一批交通干道建成通车,新建和改造了一批区内道路,城区路网密度提升至3.92公里/平方公里;绿色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淘汰柴油公交车751辆,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占比提高到71%,区域出租车全部实现电动化。市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南水北调通州水厂投入使用,城市供水安全系数提升至1.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率先基本实现“无煤化”目标,清洁优质能源使用比例基本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坚持把打造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优美生态环境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着力绘就水绿交融的生态文明新画卷。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大气、水污染治理,2020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37微克/立方米,较“十二五”末降低60%。53条段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国家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累计实施绿化建设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较“十二五”末提高6.06个百分点,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1.2%,群众出门见绿、起步闻香的绿色生活体验不断增强。在今年5月成功举办的首届城市副中心全程马拉松赛事中,“最美赛道”受到广泛赞誉。
 
产业发展呈现低碳化趋势。紧抓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机遇,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坚持疏解和承接双向发力,累计拆除违法建设销账量和腾退土地量均排名全市第一。聚焦科技创新、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主导功能,三峡集团二三级企业、北投集团、首旅集团等一批优质企业落地,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中国北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环球主题公园一期9月正式开门迎客。在全市率先提出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定位,绿色金融生态圈加速构建,北京绿色交易所入驻,中美绿色基金、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获批设立,清华大学通州金融发展与人才培养基地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30家,较“十二五”末增加626家,产业发展向绿色、创新、高端加快转型。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37%和28%。
 
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更加紧密。按照“分级运作、务实高效”原则,与廊坊北三县建立了一体化发展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重大任务加快实施。城市副中心及北三县东部路网规划基本稳定,轨道交通建设全面铺开,平谷线通州段、三河段实现进场施工,地铁6号线、7号线东延、燕潮大桥以及京秦高速(北京段)、密涿高速、首都地区环线高速(通州至大兴)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已实现通车,厂通路、姚家园路东延、石小路签订接线协议,区域联通道路体系更加完善。连续三年举办北京与河北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120余个,意向投资额约800亿元。深入实施北运河、潮白河等生态廊道保护与修复工程,北运河(城市副中心段)实现全线通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