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排放权在地区间进行流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排放权的使用效率。流动的背后是有定价机制的,谁出的
价格更高,谁就可以使用
碳排放权,如此一来就会驱动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一是合规性约束总体上还不够强,二是市场的正面激励也不够足。”
每经记者 宋思艰 祝裕 每经编辑 梁枭
4月至今,关于碳排放交易的消息不断传来: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启动运营;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探索
碳汇权益交易
试点。
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如何做好管控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平衡?碳排放权在地区间流动的目的何在?如何加大对
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企业环境信披还存在哪些问题?
为此,4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博士。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