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保险业紧锣密鼓谋篇布局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戴梦希 见习记者王2021-04-28 23:12

长期资金注入绿色“活水”

 
  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保险不仅可以发挥风险保障作用,险资优势更是不容忽视。碳中和本就属于ESG投资大范畴的一部分,也是ESG投资主题的应有之义。
 
  妙盈科技产品经理李宛莹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以来,ESG投资逐渐成为国内各方关注的焦点。资管机构纷纷抢占ESG投资风口,相继推出相关投资产品。随着国家战略方向的指引、监管机构的关注及上市公司的积极回应,较为看好中国ESG投资的未来。
 
  李文中同样认为,碳中和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条投资主线。保险资金注重安全稳健的长期投资收益,非常契合资本市场上碳中和项目的资金需求。因此,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投资标的选择来影响和鼓励相关企业或者项目在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上有所作为。
 
  近年来,保险机构不断探索绿色投资新路径,创新具有保险特色的绿色投资方式。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曹德云介绍,险资一方面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私募股权基金、产业基金、信托计划、PPP项目等形式,直接参与能源、环保、水务、防污防治等领域的绿色项目投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间接投资方式特别是投资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参与绿色金融试验区等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研究部负责人吴锋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碳中和目标会形成长期的社会趋势和投资机遇,公司在保险资金投资分析框架里一直把ESG相关因素作为投资选择的基本门槛。
 
  “比如,我们最先为新能源汽车等创新领域提供保险等金融服务,在光伏、风电、环保等领域有大量保险业务和投资安排。实际操作中,摒弃公司治理有问题及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前期已与很多碳中和领域企业开展了大量合作。从投资结果看,持仓中直接涉及环境保护、新能源以及传统行业改造项目还实现了非常好的收益。目前,人保集团高度重视保险与投资的协同发展,我们期望通过投保联动形成其他类型机构难以复制的优势。”吴锋说。
 
  中国人寿日前也宣布,将气候变化与环境表现作为投资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对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审慎投资,积极投资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相关领域,通过资金流向引导生产要素向绿色低碳产业集中;通过参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形式,重点支持低碳、循环、生态领域融资需求。
 
  虽然ESG投资在中国一直不断成长,但李宛莹认为,相对于全球ESG投资的发展现状而言,国内ESG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ESG投资整体规模较小。真正把ESG管理与投资落到实处,还面临许多挑战。
 
  “我们是国有企业,是公众公司,也是商业机构,投资项目选择不仅要考虑项目的社会价值,也要充分考虑商业价值。从过往经验看,绿色保险投资最大的问题是部分地区唯GDP论英雄,在环保等领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导致我们最大的困难是投资端兼顾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可选标的范围很小。”吴锋说。
 
  从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的调研来看,国内绿色可持续投资领域的确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市场缺乏可靠的ESG投资数据;缺乏对保险资金参与绿色可持续投资的政策优惠配套机制;ESG理念及责任投资战略对具体业务的影响仍然有待评估等问题,这些仍需要在未来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答案。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