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险保障独具优势
绿色金融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而“碳中和”又为ESG提供了明确落脚点。目前,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都在ESG理念下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不断探索实践,那么,保险业ESG又有哪些优势和特色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ESG与保险公司的业务和决策过程应高度结合,且保险产品在负债端独具优势。随着行业险种不断丰富,产品服务种类和保障范围也不断增加,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产品创新,分摊、减少客户及社会的风险。
我国绿色金融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突破点之一正在于发展绿色保险。中投协咨询委产融
平台绿创中心郭海飞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对于ESG的关注和应用符合其经营和投资理念,因为绿色保险本身就是保险的一大细分种类,也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
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重大自然灾害保险等,都属于绿色保险的范畴。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一是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二是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三是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参与环境风险治理体系建设,这应该也是未来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的主要方向。”郭海飞说。
谈及保险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优势,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保险存在的意义就是分摊风险,给予投保人一定的风险保障,这种属性在银行和资管行业中是没有的。在负债端,保险公司可以用承保标的的选择或费率的差异来鼓励和引导被保险人发展绿色环保项目,促进碳中和目标达成。
拿绿色保险中的环境污染责任险来说,企业投保后,可在突发污染事故时寻求保险赔付,减少损失。保险公司出于风控考虑,会密切关注投保企业的污染风险,对该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该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水平确定差异化的保险费率。这会大大降低污染事故发生概率,创造社会价值。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和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认为,作为负债端的延伸,保险机构不仅可以提供风险保障,还可以推动一些绿色标准的制定,也就是说,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可以选择不承保,以此倒逼这些企业向绿色化转型。
同时,朱俊生告诉记者,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出后,
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与重点。在2020年9月开始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中,银保监会就正式提出支持保险业制定
新能源汽车保险示范条款,探索在新能源汽车和具备条件的传统汽车中开发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
从保险机构发展绿色保险情况来看,成果十分显著。例如,2020年,中国人寿通过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为1830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0亿元,为1.3万家绿色产业企业提供财产风险保障近万亿元。中国人保在浙江省湖州市首创的绿色建筑性能保险,通过“保险+服务+科技+信贷”模式,发挥财政补贴、信贷优惠、保费杠杆等机制作用,为建筑企业提供事前信用增进、事中风控服务、事后损失补偿的全方位保障。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