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深度调峰经济性差
针对江西鼓励火储联合调峰,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所长鲁刚认为,江西电化学储能参与调峰,并非常规的火储联合调峰,可能是火电完成基本调峰义务之后,电化学储能单独参与深度调峰部分。“但价格空间够不够,要看能不能覆盖电化学储能这部分的成本。”
电力专家王铮测算,在目前的价格下,储能参与深度调峰尚不具备经济性,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王铮表示,储能参与深度调峰能否盈利,取决于调峰时长以及调峰价格。“以60万千瓦机组配置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为例,每次调峰调节能力,储能日调峰总收益为31.2万元,全年按150天计算,全年总收益为4680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高达27.69年。”
“投资回收期约30年的配置,恐怕不会成为火电配置电化学储能调峰的市场选择。如果降低储能系统配置容量,只配置90MW/4h的电化学储能,虽然成本大幅下降,但同样条件下,静态回收期将达40年。另外,如果市场竞价的结果低于最高限价,以上假设的火储联合调峰的收益将进一步降低。”王铮表示。
同时,电化学储能安全性堪忧。上述《分析》显示,一定温度下,电化学储能极易因热失控造成火灾及爆炸事故,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提高,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将增大。
东北地区某火电厂人士告诉记者:“不论是发电侧单独参与深度调峰,还是储能作为独立个体参与深度调峰,以目前的价格来看,发电侧和储能厂商的积极性都不高。除非是系统对火电机组有强制要求,如前两年火储联合调频。单纯依靠火电机组无法达到系统要求,必须新增储能设施才能达标。而且,当时储能没有市场主体地位,只能与火电联合并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