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吃紧的系统调峰压力,深度调峰能否为储能发展提供空间?火储联合调峰前景如何?
合力增强调峰性能
国网能源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2019中国储能产业现状分析》(以下简称《分析》)显示,用电高峰期负荷需求持续增长,受夏季高温影响,中东部等负荷中心峰谷差不断拉大,用电最大负荷持续攀升。以江苏为例,该省最大负荷已连续两年突破1亿千瓦。
火电机组是调峰主力,但调峰积极性一直不高。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火电机组频繁进入深度调峰工作状态,大幅调节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增加煤耗,拉低效益。
火电机组自身的出力特性和较长的响应时间,限制了其在调峰时增大输出功率的速度,而 “储能”可填补这项空白。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了辅助服务机制,充分调动火电厂参与调峰的积极性。
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安排部署2020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时指出,深化储能和调峰机制改革,明确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责任的共担机制,结合电力交易改革开展
试点,通过灵活的市场化机制实现储能和调峰的成本回收。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春辉曾公开表示,电化学储能技术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优化电源结构并增加调峰容量。若能引入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服务,可减少并优化火电机组的频繁增减出力,从而有效缓解火电厂的调峰压力,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