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惯——边角料有大用 好手艺传邻里
天津市和平区范德祥老人的家,可以开一个别具一格的展览馆:快递包装盒做的纸巾盒、红纽扣和一次性筷子做成的糖葫芦、卫生纸筒芯做的笔筒……
今年73岁的范德祥出生于装裱世家,父亲范殿元是津门装裱名师。范德祥自幼随父学习装裱,1964年进入天津荣宝斋工作。
“父亲从小就告诉我‘成物不可损坏’‘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范德祥还记得,小时候,父亲用装裱字画剩下的边角料给他做玩具小喇叭,女儿范蓉出生后,他也用余料为女儿做各种小玩具。
范德祥眼里没有废品,一件没用的东西经过他的手,便能重获新生。在邻居眼里,范德祥一家人的生活低碳而时尚:购物用的是自制的购物袋,买菜用的是改装的菜篮子;女儿结婚时,范德祥亲手为她制作喜字、红包。
多年来,范德祥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了数千件生活工艺品送给亲朋好友和邻居,大家都爱不释手。前阵子,范德祥老伴刘军参加同学聚会,特意带去了他做的公交卡套,收到的人都特别喜欢。
范德祥喜欢书法,干了一辈子装裱的他对纸的研究最深,但他认为,练字不一定非要好纸墨,旧报纸、包装纸、药盒,随时随地都可以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