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历史机遇下推进能源电力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吴建军2020-05-15 10:02

工业互联网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

 
 区别于传统的“铁公基”建设,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全球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关口,发力新基建是立足当前,应对疫情冲击、促消费、稳增长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长远,构筑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之基、谋取未来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工业互联网是“数字新基建”的“中枢”,是新基建的核心与平台,在新时期更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作用初显。疫情暴发期间,消费互联网为自我隔离的消费者提供了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服务,而工业互联网则重在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针对医用防疫物资调配困难、供需信息无法快速匹配等突出问题,海尔、用友、航天云网等平台企业相继发布医疗物资信息供需对接平台,保障应急物资的精准高效匹配。针对各地政府、社区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需求,腾讯、阿里等企业利用平台IT能力实现疫情信息采集、患者溯源,帮助政府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防止疫情扩散。
  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数据资源和开发者生态的协作,在此次疫情应急响应过程中有效支撑了政府和企业对于应用快速开发部署、供需对接和资源配置的需求,以及支持全社会加快复工复产等。工业互联网协作平台不仅为抗疫作出巨大贡献,也展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线上模式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也正是由于在防疫期间为社会提供了实时供需、精准对接的全流程支持,大型集团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企业内外互联互通、产业链联动和加强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工业互联网建设纷纷快速提上议程,这势将为工业互联网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也初步显现。据中国信通院今年3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为2.1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为47.3%,占GDP比重为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9%。该报告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将超过3.1万亿元,占GDP比重将提升至2.9%以上。工业互联网既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又能撬动庞大的消费市场,乘数和边际效应显著。报告提出,2019年工业互联网融合带动的经济影响规模约1.6万亿元,占GDP比重约1.6%,预计2020年融合带动经济影响规模约为2.49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约4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0.5%。
  未来,工业互联网更将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成为产业转型的基石,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市场体量足够大,全球制造业产值最高,具备探索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优势。通过“人机物法环”的互联互通和数据集成,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连接的枢纽与核心;加速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将共同夯实建设制造强国的底层基座。
  二是成为未来产业生态的核心,当前,有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平台超过50家,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10万台套,工业大数据、工业APP、边缘采集、智能网关等关键软硬件产业成为发展热点。工业互联网以数据链打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成为数据驱动的未来产业生态体系的核心与关键。
      三是更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开源”打破封闭工业技术体系,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联接”资源、供需和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共享”促进开放和协同,促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长期可以作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塑造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手段,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