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用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指导现代林业改革发展

文章来源:未知陆元昌2020-01-18 08:43

深化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技术体系支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在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层原则的现代林业发展,主要表现在精准的森林质量提升指标体系和多功能森林近自然经营技术方面的持续改革发展。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要求首先要明确森林质量的科学内涵和核心指标。随着社会对森林生态环境服务、景观文化和物质生产等多种功能需求的增加,森林质量的概念和内涵,应该从传统的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3个基本指标扩展至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层面。因此,面积、蓄积量和生长量这3个传统的森林质量指标依然是提高森林质量的基本指标,但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森林景观空间、林分和单木个体等三个层面的扩展指标才能表达。首先是景观空间层的质量指标需要增加新的内涵,在扩大森林面积和比例的基础上,增加森林类型丰富度、提高林地的近自然程度、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比例、对原生植被斑块的保护程度等,都是景观空间层精准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指标。林分层次精细的质量标志包括树种组成、优势和关键树种的混交比例、年龄结构、径级结构、层次结构、枯落物分解速度和土壤发育程度等,它们是森林生态系统活力和稳定性的核心指标。在单株个体层面则包括目标树(优秀林木)和辅助木的数量和标志、目标直径、冠高比和干形等新型森林经营的单株林木质量指标,这些指标非常基础和重要,因为只有森林中有了优秀的林木个体,才会有高质量的林分,进而才会有高质量的森林和高价值的陆地生态系统。所以,通过这三个层面拓展新的森林质量指标,是实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首要工作。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技术体系从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森林类型划分开始,落实到“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这三个森林经营的核心技术模式上。原国家林业局2016年发布的《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年)》在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林业目标下,以森林起源为主线将天然林、人工林两个大类从有利于采取更加精准的经营技术措施层面进一步做了划分。按照森林的近自然程度由高到低、经营强度由低到高的秩序,将天然林划分为原始林、天然过伐林、天然次生林、退化次生林4种森林形态类型,将人工林划分为近天然人工林、人工混交林、人工阔叶纯林、人工针叶纯林4种森林形态类型。这种更具针对性的森林形态类型划分,是推动我国林业建设进入精细化时代的新发展,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基本理念和“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实际行动。
  在前期全国森林经营样板基地的实践中,针对细化的森林形态类型设计和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技术体系。限于篇幅,本文仅对这个体系的“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这三个核心技术要素做简要描述。
  我们把多功能森林经营定义为:“在林分层次或小班水平上以同时实现森林的生产供给功能、生态调节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基础支持功能这4类功能中任意2个或2个以上功能为经营目标的森林经营方式”。其精准性的科学价值在于把森林经营管理的目标设置在具体林分或小班的详细水平上,在这个尺度上认识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协同机制,通过积极的经营来加强森林原有的服务功能,或是在森林功能退化或消失的地方修复或创造出新的森林服务功能。我国林业向多功能森林经营发展的主要标志是2010由贾治邦同志作序出版的《中国多功能林业道路探索》一书,以及国家林业局为落实多功能林业发展而于2016年发布的首个《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这些文献中明确提出了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国家政策,并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
  近自然森林经营就是充分利用自然和人工的力量作用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形成经营的合力来培育森林的专门技术。我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核心内涵可以表述为在建设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目标下,通过干预物种和个体竞争来加速优胜劣汰选择、辅助林分自然生长演替过程来加速生态系统发育进程、主动设计和建设不同近自然度的森林类型来保持和提高国土景观空间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这样三个层次上“顺应自然的经营行为”,表达出人工力量与自然力量协同配合形成合力来经营森林的近自然经营的本质特征。
  全周期经营是以树木和森林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计划对象,从造林建群、幼林管护、抚育调整、主伐利用到再次更新的整个培育过程来认识森林不同发育阶段特征,并规划设计各阶段经营技术和处理安排的整体经营技术,是一种适应新型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的森林作业法设计的核心技术,是由传统的“森林经营周期”概念结合异龄林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林学概念。全周期经营的重要性在于让一部分优秀林木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充分生长过程,让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完整充盈的发育过程,是体现尊重自然和对树木和森林之“同理心”的现代林业技术特征。
  在“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这三个核心技术的支持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改进技术模式将操作对象落实到每个小班、林分和单株林木(比如目标树),建设的森林都是具有多种成分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混交林,设计的经营利用方法都是有保留性的、从单株木择伐、林分渐伐到小面积皆伐的作业方法,规划的经营计划都是保障一部分优势林木能够完成其生命过程的全周期经营计划。这三方面的变化不仅仅是技术的改进,而是把生态文明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和理念嵌入到具体森林经营处理的努力,比如不同近自然程度的混交林模式、不同树种的目标直径、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对特别目标树的保护、对天然更新树木的促进、抚育时保留部分枯立的林木、保护特别的生境和立地等具体措施,之后都有着“尊重、保护与合理利用森林自然”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理念的支持。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结语
 
  中国是一个林业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和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重要指示,对新时期的林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性的重大意义。在建设具有高度稳定性、适应性和高活力的森林生态系统总目标下,扎实改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核心指标,深化“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标志的精细化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持续建设和扩大国家森林经营样板示范基地,是持续推进适应我国自然和社会特征的多功能林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是落实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指示的具体行动,是我国通过现代林业改革发展实现从林业大国向林业强国转变的转折性步伐。我们相信,持续的学习和理解习主席的这些重要思想和原则,定将激发出新的动力来深化我国现代林业技术体系的改革发展,使林业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力量,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注:由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典型多功能森林经营模式成效分析与总结”课题(编号:CAFYBB2019SY025) 支持完成。
作者简介:陆元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信所研究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来源:中国老教授协会林业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林业分中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