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记者:您如何看待循环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价值?
温宗国:追溯起来,循环经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诞生背景相同,都是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资源耗竭加速、环境污染加剧、环保运动兴起。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两者都要实现人造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全面协调发展。自然资本是能提供基本物品和服务的环境资产存量,包括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人造资本,也就是传统经济系统中所涉及的产品财富。人力资本,是教育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的民众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等的总存量。社会资本,是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制度体系、文化传统等体现的协同程度。这四种资本的总和可以被认为是表征可持续发展的国民财富。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之一是要解决资源和环境难题,而这正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即从源头减量、生产过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末端循环利用废弃物的闭合式循环,以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从而同时增加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促进可持续发展。应该说,从过去到未来,循环经济是推动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处于什么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多大?
温宗国:在我看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末到2005年理念倡导阶段,循环经济理念刚刚引入中国,开始普及概念;2005-2010年,随着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尝试从理念走向实践,但是局限于小规模循环经济
试点;2010年,
试点经验得以推广,《循环经济促进法》施行,2013年国务院下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部署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应用。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正在进入第四个阶段,即循环经济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可以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在技术方面,不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从过去15年的差距缩短至10年,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再制造、垃圾资源化、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已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近十年来,在循环经济政策的驱动下,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降低原生资源消耗、提高资源产出率以及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缓解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业内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均增速约为15%,远超过国民经济发展平均增速。截至2015年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约达到2万亿元。
可以说,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循环经济是重要突破口,它对降低二氧化碳减排、减少能源消耗、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保护资源环境等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